真抱歉,昨天晚上讓蔡頭一個人獨自跨年,因為我和小小柯在12點前就已經呼呼大睡。2007年1月1日,陽光普照的好天氣,我拿起相機幫小小柯拍照,一方面是幫小小柯留念,一方面是放在這邊讓遠在台中的奶奶觀看。
祝大家~ Happy New Year!

我寫,故我在。
"麥田的讀書生活":http://maitian.blog.techweb.com.cn/archives/2006/20061225101228.shtml
06年,博客是一場運動。但這場運動的真正意義,不在於全民爭搶徐靜蕾的「沙發」;而是在全民爭搶徐靜蕾「沙發」的「無聊」之中,逐漸完成了「全民上網」的過程。我這裡說的「上網」,是網上生活,創建基於互聯網的數字化「我」。
當然,「搶沙發」只是一個比喻,真正想說的是博客下一階段發展的主要動力,依舊是「無聊的力量」,為滿足用戶「殺時間」的需求。但以新浪的新版「博客圈」為代表,BSP開始琢磨「圈」過來的博客,怎麼利用起來。
從「博客」到「博客圈」,肯定是前進了一步;但這只是一個中間過程,博客真正要「用」起來,一定是要做--博客社區。用一個比喻:博客相當於「細胞」;博客圈或group或小組,相當於「組織」;而只有到博客社區階段,才真正成為「系統」。
「博客圈」和「博客社區」有什麼區別呢?不是我故意在咬文嚼字,而是這和另外一個問題一樣:「電子商務和社會化商務,到底有什麼區別?」--兩個問題,都指向同一個問題:「如何駕馭集體智慧」?!。
找個時間去 "螞蟻社區":http://www.maayee.com/ 瞧瞧~
■ 延伸閱讀:
* "我的領地(5d6d.com)–免費論壇托管服務":http://www.wappblog.com/entry/466.html
* "蕃薯窩(Fanswo)–粉絲們的互動娛樂社區":http://www.wappblog.com/entry/471.html
"第8音":http://www.d8in.com/blog/article.asp?id=318
用戶體驗包括四個因素:
* 品牌
* 功能
* 可用性
* 內容可用性要素的定義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 有效性(effectiveness)
* 易用性(effciency)
* 實用性(utility)
* 安全性(safety)
* 易學性(learnability)
* 易記性(memorablity)
豁然開朗
今天是小小柯滿兩歲的日子。
生日快樂,我的兒子~
2006-12-19
昨天忙開會,今天也忙開會,會開來開去,不是討論事情,而是在解決人的問題。獨善己身是不夠的,因為大家都是組織內的一個齒輪。大家正常轉,自然好辦事,有人慢慢轉,自己不是轉不動,就是要更費力轉。消磨掉的,是公司的資源,及自己的熱情。
岔題了,昨天是18號,是小小柯滿2歲的日子,我沒忘記,但蔡頭阻止我買蛋糕慶祝,因為小小柯還不懂生日為何物,也不能亂吃奶油蛋糕(防過敏)。
但,身為父親的我,還是違背蔡頭的懿旨,偷偷到麵包店買了一個25元的蛋糕型小麵包。蔡頭看了笑了笑,把蛋糕放在小盤子上端到客廳。我、蔡頭、蔡頭的爸媽,開始對著小小柯唱起生日快樂歌,小小柯也樂得跟著打節拍、搖頭晃腦。唱完歌,蔡頭把小麵包切成四等分,小小柯幸福地被四個大人圍著餵食。
「小小柯,生日快樂!」蔡頭的爸爸笑瞇瞇
「樂~」小小柯學尾音
「祝你生日快樂~~」蔡頭的媽媽又哼起歌來
「吃吃吃~」小小柯認為大人唱起這首歌,就是有東西吃
這是一場非常陽春的生日慶祝會,但我內心卻覺得非常充實及滿足。
來看看小小柯這個月有什麼長進:
* 成功戒吃大拇指,但變得比較難睡 (睡著後還是偶爾會無意識吃起大拇指)
* 吃完飯,會主動要求蔡頭用牙線幫他清潔齒縫
* 醒著的時候,肯讓蔡頭幫忙剪指甲 (以前都是趁睡著的時候)
* 喜歡自己穿褲子、拉拉鍊
* 願意戴口罩
* 會用文字、動作、語氣來表達意思
* 問他幾歲,會回答三歲 (虛歲)
小小柯,要認真成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