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奇摩Yahoo!的日子 – 社群不再重要…

在裁員之後的下半年 (2001年~),奇摩站和Yahoo!開始進行兩站合一的工作,帳號合併、服務整併...。搞得公司人仰馬翻,網友罵聲連連。

就在兩站合一的工作快近尾聲之時,有一天被主管叫去會議室「聊天」。

「小柯,最近還好嗎?」
「就這樣,東做做西做做...」

「你也知道,公司正面臨很大的挑戰及轉變...」
「嗯...」

「如果我跟你說,公司覺得社群不再重要,你會有什麼看法?」
「呃...為什麼公司會有這樣的想法?」

「就公司的立場來看,Community 這一塊一直沒有明顯的 Business Model...」
「不能這樣看啊!不少人是為了來家族,而每天上奇摩站,再順道看看新聞...」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總公司在事業策略上有調整,所以...」
「所以?」

「所以公司希望調整我們的工作內容,然後去接一些可以賺到錢的服務 or 頻道...」
「不會吧...」

曾紅極一時的社群服務 (聊天室、家族、摩域),因為使用者眾、流量龐大,卻一直無法達到相對應的廣告盈收,惡性循環之下,社群被貼上『敗家子』的標籤。

當時家族的狀況:

■ 支出

  • 機器費:推出家族的目的,就是要吸引大量網友來使用,也由於太受歡迎,原本的系統架構無法支撐,不是繼續加機器,就是必須改寫架構。在人力的欠缺下,只能一直加機器勉強渡過。
  • 空間費:家族的資料放在一種高級的儲存媒體內 (工程師叫它 NA),雖然運作的效率比較高,但當時買一座 NA 所費不貲。
  • 頻寬費:當時家族的流量之高,已是奇摩站前三名的服務,但原本包月制的頻寬費用,H 公司卻要求改為超過一定額度的頻寬流量後,必須增收費用 (誰叫奇摩站被Yahoo!這個有錢人併購)。家族是頭號戰犯,立即被要求「降低流量」。

■ 收入

  • 使用費:0 元,在那個時候,誰先收費誰先死。
  • 廣告費:在家族放 Banner 廣告,網友漸漸練就雙眼「視而不見」的神功,加上 Pageviews 高得嚇人,稀釋了點閱率 (就是表現不好),造成家族的廣告單價偏低。

就因為支出和收入有極大的落差,總公司對社群發展持悲觀的看法,加上網路廣告市場的大幅萎縮,當時的 CEO (執行長 Terry Semel) 要求開發不靠廣告,本身就能賺錢的新服務。身為Yahoo!的一員,我也開始執行「開源節流」這個使命:

■ 開源:

  • 接管「奇摩筆記」:原本負責該服務的製作人被調去開發新服務--拍賣。
  • 接管「人力頻道」:同事調職,我要負責首頁上稿、頁面調整。
  • 接管「旅遊頻道」:同上。
  • 開發「房屋頻道」:跟業務去某房仲公司洽談頻道合作,負責規劃首頁及上稿機制。

■ 節流:

  • 家族空間加大:原本有計劃要把家族的空間放大,但因 $$ 問題而作罷。
  • 家族流量控管:限制家族每小時可被下載/瀏覽的流量。

「沒有對錯,只有成敗。」這是我常常掛在嘴邊、寫在文章結尾的一句話。今非昔比,處在當時的情境,我雖然堅信社群是座待採的寶礦,但我瞭解如果Yahoo!這艘大船不快點轉向,絕對會駛向冰山,跟鐵達尼一同沉入海底,只留下一段可歌可泣的傳說...

Titanic sinking

■ 系列文章

過去的同一天,我還發表了...

在〈我在奇摩Yahoo!的日子 – 社群不再重要…〉中有 6 則留言

  1. 幾年前, 公司高層說出這樣的話時, 心裡就覺得不妙, 當時的時空環境也許
    廣告撐不起流量, 撐不起設備維護的代價..
    但事實證明公司高層缺乏遠見跟輕忽新興對手的能力

    放棄經營社群, 在台灣成就了無名的崛起與壯大, 於是公司花大錢彌補當時的輕忽
    而在美國的損失更是難以估計……
    http://udn.com/NEWS/INFOTECH/INF3/3925079.shtml

    股價掉到26了

  2. 馬後炮人人會放,記得啞虎股價在網路泡沫時,最低掉到10元以下,繼續做下去,不是被收購就是倒閉.

    當生存都有問題的時候,還談什麼遠見? 不如去買一本遠見雜誌算了.

  3. 電扇風所言極是, 泡沫化沒記錯是 2000~01 年的事, 而之後 terry semel 拯救了公司也為人津津樂道. 但是 2003 之後呢? 公司已經度過泡沫化了, 股價也漲到~30, 當時高層卻決定棄守社群這塊領域, 讓他併到C&Cs. 結果無名在 2004 逐漸成長, 讓 facebook, myspace 在美國開花結果. 還有韓國的 naver, cyword 成為打不敗的神話.

    慶幸的是小柯堅持做 community, 才有現在的知識 , 也在美國取得很好的成績, 不至於全盤皆輸

    公司高層如果沒有遠見, 看不到兩年五年後的趨勢, 公司就算能渡過一時的危機, 也無法保證能度過下一次的危機, 如果買遠見雜誌有幫助的話, 我會建議她們都去買一本來看

  4. 附上一張Yahoo!的股價圖,主管在跟我談這件事時,是Yahoo!股價最低迷的時候(2001年底左右)。

    誠如內奸31號所說,Terry Semel 的出現救了Yahoo!,但Yahoo!的高層是否有預見未來趨勢,我不知道,但只能說那篇「花生醬宣言」點出了Yahoo!的最大問題。

    在搜尋市場,沒有人預知會有一個Google蹦出來。在Video市場,就連Google創辦人布林都在研究:「YouTube在紅什麼?

  5. 「沒有對錯,只有成敗。」但成敗並沒有絕對值!
    短期營收的成功,長期策略的失敗.
    個人主義的成功,團隊價值的失敗.
    單說成敗,太武斷!

    回頭去看的事—
    是機緣還是選擇?

  6. 以我個人個的網路使用習慣來看
    不管是:mobile01,地下論壇,Blog,Flickr…
    我還是覺得社群是重要的

    用股價來評估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那就永遠無法突破既有的規模

    印象中,在Google崛起前
    也有人認為搜尋引擎沒搞頭了說

    我覺得社群的價值與美妙是一直存在的
    只是我們是否能做出符合網友需求的產品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