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社區化工具到工具化社區:豆瓣的乾坤大挪移

"自投羅網|魯公子的IT咖啡館":http://blog.donews.com/vincent0715/archive/2007/11/17/1228710.aspx

每個個體的存在的確是一個社區實體的組成,但是社區的存在並非由人們的感情維繫而支撐。試想,在real world中的人們對感情維繫的方式是什麼?仍然是一個個事件的穿插而形成。

因此,社區真正的存在構成仍然是信息——事件中真正蘊含的實體。社交的形態仍然體現為我們談話的內容,這就是信息流在社交中的作用。信息流在社交中是內容的賦予者,因此人的位置反而在宏觀來看成為了一個個標記,而信息反而是社交的實體。

當然,這並非取消了人的重要性,相反,對信息的篩選和需求乃至供給都由人來完成,由此,信息在人群中的動態流動,這才是社區存在的意義所在。信息的流動產生社區,而社區的大勢必將回歸人本。因此信息是基礎,而人本則是最終形態。

如果平台能夠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或者平台能夠激勵其使用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liability才會產生。社區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信息的liability。我們能夠將社區的交際進行下去,是因為我們將信息的liability置換為其提供者的liability。只有這樣,社區的誠信機制才有可能建立起來,人們間的關係才不會仍然鬆散。信息的價值成為社群性的粘合劑。

我的身份由這些item來標記,由我自己的軌跡來標記。這些標記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正在用一種客觀化的實物來定義自己,我們的profile會成為我們性格的身份證。

現在的豆瓣引入了類 twitter的廣播,引入了類del.icio.us的九點,引入了「去過哪」,引入了留言板。我們甚至可以從中發現這些功能在很多SNS中都有涉及。這個標誌著什麼?標誌著人們之間liability的建成,否則引入SNS的因素也不會產生集群效應;標誌著更多形式的軌跡可以成為用戶的身份證,這些比讓用戶填個生日填個愛好有效很多。

使用者 → 訊息 → 社群 → SNS

* 如何塑造使用者的 Profile/身分證?
* 如何激勵使用者提供有價值的訊息?
* 如何建立社群的誠信機制?
* 如何產生 SNS 集群效應?

過去的同一天,我還發表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