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Playlistism

"思維的樂趣":http://www.mindmeters.com/showlog.asp?log_id=3726

Information Explosion (cliche!)

信息過載了,產生信息疲勞了,人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關門閉窗,拒絕接收一切信息;或者,讓自己可管理範圍內的信息,盡可能地做到有價值。

每個人可管理的信息量,有高有低,但總是有限度的。但是人的貪心是無度的,對知識和信息的貪心。

Headline-ism / Title-ism;標題的世界

一篇文章被人閱讀了才能體現其價值,但現在演變成了一個標題被點擊了才能體現其價值,標題也就自然而然地喧賓奪主,成為了主宰者,同時也是被主宰的唯一對象。至於文章有沒有被閱讀,這已不重要。

標題成為唯一連接讀者和內容的要道,是一個想要瞭解世界的人所能獲得的唯一地圖。信息世界,充滿了標題,也只有標題。

Playlistism;播放列表主義

我們每個人需要管理的信息,不過只是尋求足夠有價值的標題。矛盾這時候就出現了,我們同時需要瀏覽盡可能多的標題,同時又要保證這些標題不是噱頭之作。但我們對信息是貪婪的

當我們在信息海洋中所需要管理的對象只是一個個標題時,如果有人願意推薦一些他所喜歡的標題(或書名、唱片名、電影片名),而且這個人關於新聞(或書籍、音樂、電影)的品味為我所欣賞時,那麼他列出來的標題,會是我首要考慮的對象。

Playlistism(播放列表主義)一詞,來源於playlist。以前,一個喜歡流行音樂的人,可能會在閱讀某著名音樂人或樂評人的樂評之後,考慮是否購買某個搖滾樂隊新出的那張專輯CD。現在,他只需要知道這個權威人士聽什麼歌,對,他只需要這些歌曲名,然後去按圖索驥。

豆瓣網,是社區式的播放列表,誰寫了某書的評論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些書被讀者們推薦了,換言之,重要的是豆瓣網用戶群的播放列表。今年以來興起的Digg.com,也是典型的社區型新聞播放列表,每條新聞都只引用其標題,誰推薦了這條新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人推薦了它。

在標題所指向的文本失去了意義的同時,播放列表獲得了意義。播放列表呈現了選材者的價值觀、審美趣味、以及立場。蘋果的iPod賣到全世界都是同一個外形同一個功能,但是它再怎麼暢銷,也不會削弱其每一台機器的獨特性。所有iPod用戶都會認為這是能呈現其個性的神奇玩具,原因就在於每一台iPod裡的播放列表是個人的、獨特的、與眾不同的。

內容爆了,標題勝出。
標題爆了,列表勝出。
列表爆了,換誰勝出?

■ 延伸閱讀

* "世界仍然需要編輯":http://www.mindmeters.com/showlog.asp?cat_id=34&log_id=2306
* "火星爺爺的網路行銷作業 – 不要廢話,給我報明牌":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ogan/3/72069/20000809155411/
* "[摘錄] 挖挖挖 - 部落格文章推薦機制":https://produsir.synology.me/wordpress/2005/10/18/918/

過去的同一天,我還發表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