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有兩個謠言,一個舊、一個新。
舊的謠言,在半年多前傳出,在昨天確定,100% 成真。
新的謠言,在一個月前傳出,在昨天印證,99% 成真。
正所謂「空穴不來風」,在我週遭聽到的謠言,最後往往成真。
但,當謠言最後成真時,心裡的感覺不是篤定,而是失落。
回想謠言剛起,當事者的曖昧不明、扭抳作態,讓我作噁。

我寫,故我在。
工作上有兩個謠言,一個舊、一個新。
舊的謠言,在半年多前傳出,在昨天確定,100% 成真。
新的謠言,在一個月前傳出,在昨天印證,99% 成真。
正所謂「空穴不來風」,在我週遭聽到的謠言,最後往往成真。
但,當謠言最後成真時,心裡的感覺不是篤定,而是失落。
回想謠言剛起,當事者的曖昧不明、扭抳作態,讓我作噁。
上週日,轉到華視的「快樂星期天」,看到一位歌手挑戰【藝能歌喉戰】,我被他嘹亮的歌聲所吸引。原來他叫「蕭煌奇」,是一位盲人歌手,曾榮獲金曲獎的最佳新人。
* 影音來源: [1022快天]蕭煌奇 -你是我的眼
* 說明:超過 20MB,故不採用自動播放,請自行點下 play 鍵,或 "下載收看":http://grm.cdn.hinet.net/xuite/f/5/0/8/13450494/blog_83489/dv/8654353/8654353.wmv
上網搜尋「你是我的眼」這首歌的歌詞,原來這是蕭煌奇自己作詞作曲,寫下他自己的切身感受,讓我這個明眼人一再咀嚼歌詞,動容不已。
你是我的眼
作詞:蕭煌奇 作曲:蕭煌奇 編曲:陳飛午 演唱:蕭煌奇/全方位樂團如果我能看得見 就能輕易的分辨白天黑夜
就能準確的在人群中牽住你的手如果我能看得見 就能駕車帶你到處遨遊
就能驚喜的從背後給你一個擁抱如果我能看得見 生命也許完全不同
可能我想要的我喜歡的我愛的 都不一樣*眼前的黑不是黑 你說的白是什麼白
人們說的天空藍 是我記憶中那團白雲背後的藍天
我望向你的臉 卻只能看見一片虛無
是不是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簾 忘了掀開#你是我的眼 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
你是我的眼 帶我穿越擁擠的人潮
你是我的眼 帶我閱讀浩瀚的書海
因為你是我的眼 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就在我眼前 就在我眼前
Repeat *,#,#
就在我眼前
「好聽嗎?」我把網路找到的蕭煌奇演唱影片播給蔡頭看
「嗯...再次聆聽,真的讓人好感動...」蔡頭眼中泛著淚光
「小柯,我們今年還沒有捐錢給惠明盲校...」
「嗯~ 最近就去捐!」
■ 延伸閱讀
* "蕭煌奇的簡介":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61613039
* 我們的故事 - 蕭煌奇的部落格
1 歲 10 個月達成!
又沒能準時寫這篇文章,真是抱歉~
在 10/5 那一天,晚上交給看護阿姨,我回到家,11 點上線,收到蔡頭的來訊:「小小柯扁桃腺發炎,發燒到 39.5 度 >_< ...」當下的我,恨不得立即坐車趕回台北,因為小小柯生病,蔡頭也會跟著受累,無奈我抽不出身,蔡頭也體諒我的處境,就咬牙撐過去吧!
隔天 (10/6),我不敢讓媽媽知道,因為她一定會難過、不捨,而蔡頭也渡過了一個無法入眠的中秋夜,因為小小柯當晚發燒到 40 度...
10/7 一早,跟哥哥交接,我立即坐車趕回台北。一進門,小小柯在客廳玩玩具,他看到我,並沒有特別興奮,或許他當作我上班回來,我輕輕地跟他說:「爸爸回來囉~」
10/18 (昨天) 回台中,陪媽媽到榮總複診,也順利拆線,但三個月內還是行動受限,要靠助行器走路。早上六點多出門,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八點多,我又再次累癱了。
蠟蠋兩頭燒,台中燒完,台北燒。工作?靠邊站。
瞧瞧小小柯這個月有什麼長進吧~
* 生活習慣:大小便訓練完成、能自行吃飯、穿拖鞋走路 (蔡頭教導有方哦!)。
* 字彙能力:不再只會說疊字,最近會講單詞:遙控、拖鞋、垃圾、外套、湯匙...等。
* 語言學習:會跟著蔡頭逐一念出數字(123...)、英文字母(ABC...)、注音符號(ㄅㄆㄇ...)。
* 模仿特性:很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如自己動手脫襪子、穿脫鞋、穿脫衣褲、梳頭髮、擦臉、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也會模仿電視廣告的內容。
* 肢體語言:聽到音樂會不自覺的左右搖擺身體、高興時手舞足蹈。
* 依賴心態:察覺自己做錯事或是需要引起父母親的注意時,會主動跑到身邊要求「秀秀~」。
* 個人意識:愈來愈會表達自己的意見,當專注看某一台電視時,如被轉台,會哭鬧要求轉回去。

↑除了我媽,這兩位是我的最愛
小小柯又被抓去剪頭毛了,這次只剃了兩邊及後面,留長試試看吧~
蔡頭花了100元在菜市場買了一條類似牛仔褲的長褲,瞧小小柯猴樣 -3-
小小柯學穿拖鞋,過幾天再放影片上來
9/28 是教師節,也是媽媽到台中榮總報到的日子,她隔天要進行脊椎開刀。
拖了好幾年的痠、疼、麻,試過許多少運動復建、民俗療法、祖傳祕方,通常舒坦個幾天後,依然無情地復發。
直到半年前,媽媽決定求助西醫,就近到中國醫藥大學掛診,醫生照了X光後,建議開刀治療,因為媽媽的脊椎在第三、四、五節有滑脫及壓迫到神經的狀況,所以媽媽會時常喊大腿痛疼,甚至有時會痠麻到無法行走。
我是贊成開刀的,但哥哥不同意,因為媽媽年紀大了,且病痛不少,不能隨便冒險開刀。於是,媽媽又吃了幾個月的中藥,但仍未見起色。二個月前,親友介紹一位神經外科的權威「鄒錫凱」醫師,媽媽上網預約52號,上午十點來到門診,輪到她時,已經是下午三點。
東西好不好吃,從排隊人潮可以看出,醫師醫術好不好,同理可證。
醫師做了X光檢查,還安排核磁共振,最後仍是建議開刀治療,哪天脊椎壓壞神經,將導致癱瘓。媽媽思考了許多天,打定主意開刀,畢竟這是一個機會。
9/28下午住進榮總病房,醫護人員開始一連串的填表、講解、檢查。直到晚上10點多,主治醫師身著手術帽、衣褲,出現在病房。
他第一句話就是跟媽媽道歉,因為他剛剛才進行完手術,沒換裝就來跟媽媽講解明天手術的事項及費用。醫生講解完之後就離開去其他病房,但留下一臉疑問的媽媽。
我問媽媽怎麼回事?媽媽說她不清楚費用為什麼會那麼高,也不記得有哪些器具要裝到她的脊椎。
我毛了,我不在乎費用高低,但我擔心醫師開刀開到昏頭,錯把A患者當成B患者。我連忙跑出去找醫師確認手術細節。這時換醫師一臉疑問:『決定要手術之前,不是有說明過了嗎?』『哦~有,那次是我大哥陪我媽媽來聽的...』
醫師瞭解狀況後,帶著我到護理站,將媽媽的電腦斷層資料片調出來給我看,一一解說媽媽目前的狀況,以及他將進行的手術治療方式。
在十多分鐘的解說後,我大致瞭解了,媽媽的脊椎要打入鋼釘,脊椎之間要植入支架,還要做釋壓。
面對媽媽要手術,醫師知道我心裡很不安,他說他父親今天也住院了,病狀跟媽媽一樣,他預備自己親自操刀:『幫自己的父親開刀的壓力有多大?但這方面的手術我是權威,熟到不能再熟,我相信我自己。風險是一定會有,就請你媽媽好好休息,明天交給我。』我向醫師鞠躬道了謝,心裡的不安已化解不少...
9/29 早上六點,護士將我和媽媽叫醒,要媽媽準備一下,七點將進入手術室。7:10 分,媽媽躺在病床上被推往手術室,我握住媽媽的手,要她好好堅強...
..........現在是下午五點,進手術室到現在已經有十個小時,開刀房外的電視螢幕顯示著媽媽還在進行手術。
在這段期間,我的敏感神經一直被觸動著。我擔心被突然叫進手術室,因為通常有異狀發生;我期待媽媽的名字被移到恢復室,就表示她手術已經完成。就在邊擔心、邊期待之下,我在家屬等候區撐了十個小時。
伴隨我的,是一支三不五時響起親友來電的手機、一台寫這篇曰記的Palm (TH-55),及一群跟我有同樣心情的其他家屬。
『爸,您答應我要保佑媽媽的...』我心裡嘀咕著
■ 後記 (於台中的家)
就在我輸入這句話(爸,您答應...)的同時,palm 顯示電力不足,我這兩天都用它記東記西,是該沒電了。我關了電源,抬起頭來,我發現媽媽的名字被移到恢復室了!
就在此時(下午5:15),我內心激動莫名,淚水在眼眶裡打轉,終於讓我等到了!爸,您實現了承諾,謝謝!我好想找個人抱住,好好大哭一場,但手術室外,只有我孤伶伶一個人,我走去廁所洗臉,臉上已分不清是淚水還是自來水...
我在晚上6:50分進入恢復室探望媽媽,媽媽已經略有意識,但似乎還有手術後的痛楚。鄒醫師親自來跟我說明媽媽的狀況,『手術很成功,滑脫的部份都已經矯正,要再觀察一下媽媽的狀況,才能送回病房...』,我又向醫師連鞠了兩次躬。
晚上8:30分,媽媽終於從恢復室被推了出來,送回普通病房。晚上就交給看護阿姨,我真的累了,我要回家休息...
接下來是復建之路,媽媽加油!
"電子時報 - 鐘惠玲":http://www.taipei.corp.yahoo.com/news_content.php?no=10755
針對Web 2.0時代的網站經營,Butterfield認為,首先並不是創立網站就可以,還要持續協助用戶,解決其遭遇的問題;而且要注意的是,大部份的人其實並不會在意所使用的科技為何。另外,還要勇於承認錯誤,一旦方案不可行,就得立即著手更改。
Butterfield也強調,經營網站光是有創意並沒有用,要能夠實踐才有用,而好的產品本身就是行銷最好的利器。
進入Web 2.0時代,對於網站的經營策略,Butterfield表示,網站要能吸引大量且多元的用戶,並創造出1個共生系統,不能只是建立1個傳佈的管道,同時內容與媒體本身就是互動所在之處,使用者並不只是被動的消費而已。
idea 該叫「想法」or「點子」or「創意」?
就看你讓它付諸實踐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