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bye My Boss

"從一而終的故事:工作有意義,就好快樂":http://news.yam.com/view/mkmnews.php/404730

摘錄自【30 雜誌】第24期 作者∣張卉穎 攝影∣吳毅平

「每天早上睜開眼睛想到要上班,就覺得好快樂!」YAHOO!搜尋暨社群服務事業部產品總監康芳菁笑著說。沒有比這句話更能解釋她之所以能在同一個產業、同一個公司待了八、九年的原因了。

身處瞬息萬變的網路業,面臨過2000年雅虎、奇摩合併的衝擊和網路泡沫化的效應,康芳菁始終在公司裡屹立不搖,而且不斷地愈爬愈高,可以說是這個變幻莫測產業裡的異數。

不過,有趣的是,網路公司原本並不是康芳菁的第一志願。那時,甫離開校園的她原本希望能夠到圖書資訊公司工作,卻陰錯陽差到剛成立不久的奇摩面試,改變了她的想法,也帶給她完全不同的人生。

當時的面試者是奇摩的總經理盧大為,他看到康芳菁的碩士論文是關於搜尋引擎的研究,在當時是頭幾個討論相關問題的論文,於是面試當天就問她:

「妳要不要來上班?」
「什麼?當場就要我決定要不要上班?」
「對啊!妳還在考慮什麼嗎?」

於是,康芳菁就這樣誤打誤撞地踏入原本沒有想過的工作領域,一待就是九年。同時期進來的五個同事早就陣亡,只剩她一個人在工作三個月內就被拔擢加薪,甚至一度手上還帶領幾十個人。雅虎網站上許多膾炙人口的服務,像是家族、BBS、交友、知識+,都是出自於她的手筆。

康芳菁

2004年迄今YAHOO!搜尋暨社群服務事業部產品總監
2001年YAHOO!資深製作經理
2000年YAHOO!製作經理
1999年kimo副總編輯
1999年kimo主任編輯
1998年kimo執行編輯

這位康芳菁,就是一直出現在我在奇摩Yahoo!的日子的主管--康小姐。

人的際遇是很奇妙的,人的相處是很微妙的,能在她的底下工作了七年,我很高興、很榮幸、很驕傲。她是我生命中的貴人,職場中的導師,生活中的阿姐。沒有她,就不會有今天的我,也不會有小小柯。

今天是她在Yahoo!奇摩工作的最後一天,接下來要離開工作崗位三個月休息一下。雖然她不是離職,但總讓我有一些感傷。腦裡想要對她說的話很多,心裡想要對她謝的事不少,想著想著,眼眶濕了、心裡酸了,不寫了。

Tricia,您一定知道我想說的、想謝的,就這樣,祝您找回那一位快樂的自己~

幹!我離職那天我都沒哭,為什麼換您離開,我會想哭呢?

[摘錄] 30步建立網站信任度

* 作者:Kyw
* 原載:SEO-搜索引擎優化實驗室

網站信任度有2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指瀏覽者對於站點的信任程度,另一方面指搜索引擎對於網站的信任值(TrustRank)。網站信任度對於企業站點更為重要。下面主要針對用戶體驗,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假設我是用戶,我希望看到下面的內容。

信任度的建設體現在以下方面:
1. 關於我們頁面:詳細、真實的說明公司背景、歷史、業務範圍等等情況。
2. 網站備案:獲得ICP的備案許可。
3. 服務流程:讓客戶充分瞭解整個過程,讓服務更透明。
4. 報價列表:根據不同服務,分別給出相應報價範圍。
5. 客戶案例:客戶更願意接收第三方的評價。
6. 聯繫方式:詳細、完整、多途徑的聯繫方式,並提供所在地地圖指示。
7. 網頁數量:充實的網頁數量,企業站點至少50頁以上。
8. 原創內容:客戶不喜歡到處流傳的論調。
9. 版權信息:正確書寫版權信息。聲明本站內容受法律保護,拒絕轉載等。
10. 隱私保護:聲明對客戶信息、網友信息給予隱私保護。
11. 無錯別字:客戶看見錯別字,會想「網頁都不校對,服務質量也懸。」
12. 合作夥伴:合作夥伴的鏈接及合作方站內報道。
13. 專業名詞:適當的使用專業名詞,但不要影響用戶閱讀,並給予簡單易懂的解釋。
14. 企業新聞:列舉第三方給予的各類報道。
15. 鏈接檢查:使整個網站沒有無效鏈接。
16. 廣告適當:不要放無關的廣告。
17. 友情鏈接:只和客戶、政府以及行業知名網站作鏈接。
18. 免費咨詢:提供400或800免費電話咨詢,至少要有在線咨詢或留言本。
19. 訪問速度:別讓用戶和搜索引擎感覺網站很慢。
20. 網頁配色:建議使用公司LOGO中的顏色。
21. 營業證明:提供公司營業執照、行業執照、相關檢查證書、法人照片等。
22. 公司博客:多人維護一個博客,類似Google黑板報。用戶更信任博客上的內容。
23. 常見問題:以客戶關心的問題為導向,製作1個頁面,頁面不要太多,別作成說明書。
24. 員工照片:公司活動集體照,體現公司活力。
25. 保持更新:時不時的來篇專業文章、媒體報道、公司趣事等等。
26. 風格一致:如果是集體公司,總公司、國外公司、地方公司網站排版要一致,域名格式統一。不同語言的網站區別不能太大。
27. 原創圖片:別用網上到處都有的圖像,特別是客服打電話的圖片。有能力最好購買專業圖庫。
28. 域名續費:最好一次註冊10年,不要每年續費。
29. 導航結構:別讓用戶因為不知道怎麼繼續,而按「返回鍵」。
30. 最後,轉載的文章一定要註明出處及作者 ^-^

這些都是基本要求,雖然是基本,但往往都被忽略了。

[分享] Bloxorz 益智小遊戲 – 蔡頭破關!

某天,網友 Tsung 傳給我 Bloxorz 這個 Flash 小遊戲,我玩了一下,便沉迷了 10 分鐘,但只過到第四關,晚上傳給蔡頭玩,蔡頭沉迷了1個多小時,就過到第14關。

Bloxorz

之前懶得看規則,就會卡在幾個地方無法過關,我試著將規則翻成中文:

* 遊戲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把磚頭移進地板的洞,總共有 33 個關卡。
* 使用上(↑)、下(↓)、左(←)、右(→)方向鍵,就可以移動磚頭,小心從邊緣掉落。
* 在每個關卡中,會有許多開關控制著橋樑,只將磚頭壓上去,就可以啟動,不必一直壓著不動。
* ●的開關只要壓到就會啟動,但X的需要較大的力量,所以磚頭要用直立的方式壓上去。
* 啟動開關後,有的會將橋樑關閉,有的會將橋樑打開,會顯示紅色或綠色。
* 橘色的地板很脆弱,如果在將磚頭直立在上面,地板就會裂開、掉落。
* 這個 ( ) 的開關,一旦啟動後,會將磚頭分成兩半,小磚頭可以獨立移動或再次結合。
* 當磚頭分成兩半時,可以使用 SPACE 鍵切換操作另一個小磚頭,磚頭最後必須結合才能移進洞內。
* 每過一關,在右上方就會有 passcode (通行碼,共 6 個數字),記得抄記下來。
* 當你重玩遊戲,想回到上次進度時,在主選單點選「Load Stage」輸入 passcode,再點擊 Enter 就行囉!

一直卡在某一關嗎?不妨到 YouTube 偷看別人怎麼過的...

對了,記得開音效~ 感覺很不錯!

我還想玩益智的 flash 小遊戲,如果你有發現值得推薦的,請告訴我~

■ 後記

蔡頭利用小小柯睡覺的時間,終於將 Bloxorz 破關!面對只過4關的我 (我沒空玩),33關全破的蔡頭威脅我把這個消息放入這篇文章之中,作為一種征服的紀念。


↑最後一關的最後一步,磚頭立起來就破關囉~


↑過關畫面,恭喜蔡頭、賀喜蔡頭!

蔡頭不僅征服了 Bloxorz,也征服了我...

[摘錄] 不要聽用戶的

"對牛亂彈琴":http://blog.donews.com/keso/archive/2007/07/05/1182818.aspx

蘋果的喬布斯相信,用戶的需求不是他自己發現的,而是你替他發現的。在iPod出來之前,沒人知道自己需要一個iPod。

跟著用戶的抱怨跑,死了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用戶,因為他是用戶,抱怨是他的權利。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物,所以不可能沒有抱怨。

有人開發個產品,處處聽用戶的,惟恐得罪了用戶,惟恐做出來用戶不喜歡,所以每增加一個特性,都要問問用戶,網站改改版,也要做用戶調查。如果用戶都成了你的產品經理,還要你做什麼?如果你不能比用戶更深刻地理解你的產品,還要你做什麼?

一件有創造性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滿足用戶已有的需求,而是創造尚不存在的需求。你怎麼可能指望用戶對自己尚未意識到的需求,提供有價值的看法呢?

從來沒有壞產品,只有不稱職的產品經理。

我也是個不稱職的服務製作人...

不過,身為製作人的悲哀在於,你必須去聽用戶的、聽客服的、聽設計師的、聽工程師的、聽行銷部的、聽業務部的、聽老闆的、聽總公司的...。當你想要排除眾議,去做一件你覺得應該要做的事的時候,這才發現,我不過是個屁。

我不當屁了...

[摘錄] 論定分類網站,只需50字

"麥田的讀書生活":http://item.feedsky.com/~feedsky/maitian99/~1218167/1258316/1219878/1/item.html

分類信息所要求的真實性和互聯網的匿名、免費、共享、易複製等特性具有本質衝突;但和紙媒的收費模式相得益彰。

一個社群服務如果能有效提高「真實性」,它是有機會的。

曾經有人說,知識+拍賣很像。

我覺得「像」,也「不像」。

知識+ 的問答、點數、等級、評價,很像拍賣的競標(一人發問,多人回答,答優中選)、信譽評價(中選獲得點數、解答率提高)。

就上述方面來看,這兩個服務確實很像,如果說網路拍賣是「完美的物品交易市集」,那我會覺得知識+ 是「完美的知識交流市集」。

不過,拍賣在收費(上架費、成交費)之後,它已經變得和知識+ 不一樣。拍賣在完美的架構之上,升級成更具真實性、更值得信賴的市場。而知識+ 卻還在無間道之中打轉,每天得面對一堆亂問亂答、棄置問題、廣告灌水、互拱點數的客服問題...

再者,拍賣的賣家對他上架的商品具有相當程度的認識,也期望讓顧客充份瞭解,所以攤位內容會盡力詳實豐富。而知識+ 的發問者就是對事情有疑問,所以才來發問,加上對事情的不瞭解 (瞭解就不會來問了),問題內容大多零零落落,回答的水準也是參差不齊。

最後,拍賣關係到實質的金錢,賣家、買家雙方都會戰戰兢兢,提問、探底、徵詢、確認。知識+ 只有虛擬的點數頭銜,發問者和回答者之間的利害關係,並沒有拍賣那麼強烈,因而造成問答的鬆散。

模式或許是相同的,但本質已產生歧異。
機制或許是完美的,但人卻是不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