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蛋~

以前,我都用電鍋蒸煮成「水煮蛋」,但有時蛋殼很難剝,不是支離破碎,就是耽誤小小柯出門上學。

後來改用苦茶油煎蛋,方便許多,但多了一些不必要的油脂攝取。而且蛋用煎的,微微焦黃的蛋雖然酥香可口,但其實已經造成蛋白質的變性,長期食用對健康有礙。

最近,我改回用電鍋蒸煮,我先將蛋打在容器內,再放進電鍋蒸煮。如此一來,水煮蛋輕鬆上桌,再也不用剝蛋殼!

不過...盛蛋的容器會非常非常的難洗,上網 google 也找不到解決之道。難怪有網友笑說日式料理店的茶碗蒸不要吃...因為容器...

後來,我發現一個妙招~ 使用好市多賣的烹飪紙!

取出一段烹飪紙,將它包住容器內側,再將蛋打進容器內,放入電鍋蒸煮。這樣一來,我既不用剝蛋殼,也不用清洗容器了!

電鍋上層蒸鮮肉包 + 麵包,下層蒸新式的水煮蛋,四格水約 20 分鐘,一定搞定!

咖啡 + 牛奶、燕麥片 + 美祿、水煮蛋、鮮肉包、核桃麵包、毛豆、韓式泡菜。美味、營養又方便!

買蛋~

我家固定每天要用掉兩顆蛋。

以前,我都買好市多的蛋 (石安牧場)。不過,它一次要買一整盒 (30顆),而且一顆要價 12 元。所以後來改買全聯的「萃選白蛋」,一盒 10 顆 (當時 69 元 / 盒),比較沒負擔。它的蛋黃偏橘紅色很漂亮,蛋白蛋黃Q彈,不會鬆散。

兩年前開始,這一盒蛋從 69 變 79、89,最近一年的蛋荒讓它漲到 99 元。

如果這是我買進的股票,那該有多好?可惜,它是我每天要消耗的民生用品,我已經買不下手,只好改買「農選白玉」。

這一盒蛋,記得原本是 65 元,蛋荒讓它漲到 72 元了。它的品質,我覺得不輸「萃選白蛋」。

常去的全聯有時沒進貨,我只好嘗試其他品牌,或是再去附近的全聯碰運氣。

寫文章的同時,發現「萃選白蛋」及「農選白玉」都是近期赫赫有名的「台農」經銷,雖然心裡有疙瘩,但還是得買。

經過全台灣人民的實驗證明,65 元以下的蛋,真的不要碰。

全聯的阿伯…

某天,我去全聯採買...

結帳時,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阿伯。

無聊的我,端詳阿伯購物籃裡的商品...

一盒蛋,一包特價的豆芽菜,一罐牛奶。

無聊的我,猜想阿伯的生活型態...

他應該是獨居、少外食、省吃儉用。

無聊的我,沉浸在自己的推理世界,瞬時低頭一看自己的購物籃...

一盒蛋,一包特價的豆芽菜,一罐豆漿,一份豆干。

X 的,我也是別人眼中的阿伯~

Python 解題

身為法律系學生的小小柯,這學期竟然選修 Python 課程,不愧是人人 coding 的時代。

中秋連假期間,我跟小小柯聊到 Python 上得如何?小小柯直接傳來老師的「作業題目」。

「啥?這題目在寫三小...」我看不懂題目落落長的說明
「對呀,我也看得很煩~ 」小小柯苦笑

「這真的是 Python 的題目嗎?」我懷疑題目
「是呀!我有解出第一題的雞兔同籠~ 」小小柯自豪

「你們這一班是初學者在上的嗎?」我懷疑自己
「是呀!本科生不能選這一堂~ 」小小柯正經說

「爸爸~ 這一題我保證你解不出來...」小小柯直接嗆我
「機器人各自在座標...往東向北...燃料...」我連題目都看不太懂

雖然我以前自學過 PHP,最近鑽研 VBA,但 Python 語法可是完全不會。不過,小小柯給我看他寫到卡關的程式碼,我一行一行問,終於理解題目在講什麼 & 我要怎麼解題。

寫了半小時,將程式碼送進老師的線上審查庫...

「30分!爸爸你的分數比我還低~ ] 小小柯自寫的程式碼有35分
「靠~ 是我哪裡弄錯了嗎?」我皺著眉頭喃喃自語

寫了一個下午,再次將程式碼送去審查...

「80分!爸爸不錯耶~ 」我終於得到小小柯的讚賞
「咦?我考慮得很周全了,怎麼不是滿分...」我不解

吃完晚餐,又開始研究程式碼,一直停留在80分...

「爸爸~ 你輸出的訊息寫錯了,難怪過不了~」小小柯抓到 bug
「哦?我都沒有改訊息文案呀...」我一臉懵

小小柯幫我改成老師規定的制式文案後,再次送審...

「100分!過了~ 」我和小小柯都笑了出來

後來發現,原來是我在撰寫程式碼的過程中,有將程式碼送給 ChatGPT 進行 bug 檢查。沒想到 ChatGPT 除了修改我的程式碼,也修改了我的文案,以致於不符規定,而被判定錯誤。

週一下午,小小柯傳來訊息,Python 老師上課有講到解題的關鍵點,他改寫自己的程式碼,最後100分過關!

天助、人助、ChatGPT 助,最後還是要靠~ 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