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小小柯~

這陣子都在忙 挖趣 wowTree 的事,沒在更新 blog,心裡總是惦記著,但就是沒辦法靜下來看文章、寫東西。

不過,忙歸忙,小小柯的成長還是要記錄一下,尤其他在 4/18 這天有一段讓我和蔡頭爆笑的演出...

4/18 下午,小小柯午睡醒來,蔡頭照慣例泡了一杯牛奶(目前是喝桂格敏兒羊奶粉),還首次拿出一包掬水軒「迷你口糧棒」給小小柯吃。

小小柯第一次看到這種餅乾,拿起來看一看,對著我們說:「這個遙控器怪怪的,好小~」

我和蔡頭聽不懂,反過來罵他:「什麼遙控器!乖乖喝牛奶,別弄倒了...」

小小柯又回說:「這個 Tivo 遙控器好小~」

這時,我和蔡頭終於意會小小柯的話,兩人噗嗤笑了出來。

原來,小小柯看到這個「迷你口糧棒」之後,聯想到他最愛的「Tivo 遙控器」..............orz

0418-1

瞧~ 造型還真的很像,但我們真的很好奇小小柯腦袋倒底裝了什麼東西,為什麼會做這樣的聯想?

就在我們幫小小柯拍照留念這一刻的時候,小小柯還拿起一個口糧棒當作遙控器,對著蔡頭按呀按。嘴裡還嘟嚷著說:「把妳變小...」

0418-2

蔡頭好氣又好笑,回說:「你是不是有偷看《命運好好玩》?」

小孩的成長速度,已經不能用自己以往的成長經驗來衡量了~

--------------------

不曉得是相機差,還是我的技術爛,總是無法將小小柯拍得好,
整理了一些拍攝小朋友的技巧,有興趣來參考囉~

幫小孩拍照的技巧
http://wowtree.com/tree.php?aid=76

挖趣 wowTree 上線!

挖趣 wowTree 這個「私生子」終於在 4/12 上午 10:30 誕生了,就在我離職 (失業) 即將屆滿一週年的時候。

當初的一個想法,到現在的一個產品,從幻想到實現,模樣形體已經轉變了無數次,心情也隨之起起伏伏。

誠如之前在公司的時候,新服務上線總要表揚一下幕後人員,我也抱持著「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的心情來感謝:

* 感謝工程師 Jon,讓我體會兩人共同開發的合作模式。
* 感謝工程師 Awoo,帶我進入用 YUI 做 CSS 的境界。
* 感謝 Jungle,一直給我出怪點子。
* 感謝小范,協助我發想 logo。
* 感謝長輩,給我中肯的建議。
* 感謝小小柯,體諒爸爸一直關在書房沒陪他玩。
* 感謝蔡頭,包容任性的我,離職去追逐自己的夢。

還要感謝我認識的、不認識的朋友/網友,謝謝你們的鼓勵和打氣。

挖趣 wowTree 上線了,小樹苗能不能變大樹,還要一段時間的灌溉~


■ 關於挖趣

挖趣 wowTree 是一種新型態的資訊服務,可以協助你將鬆散的資訊組織成一棵一棵有結構、有關連性的主題樹。挖趣 wowTree 可以是你的:

* 書籤列表:將同性質的網站彙整條列。
* 網摘幫手:將同主題的網路文章摘錄集結。
* 搜尋記錄簿:將搜尋查找到的網頁資料保存參考。
* 事件懶人包:將事件的來龍去脈編輯整理。
* 共同創作社群:自建主題,邀請網友一同發表及評價。
* 愛好排行榜:自己決定排名順序,不被其他人左右。
* 私密交流空間:提供密碼保護,資訊不外漏。

善用挖趣 wowTree,發揮想像力,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摘錄] SNS的關鍵一步:從玩具到工具!Facebook有戲

"awflasher.com":http://www.awflasher.com/blog/archives/1225

Facebook也一樣,作為"維護"真實(線下)世界社會關係的輔助工具,Facebook提供的功能一定是以提高溝通效率,降低溝通成本為主,而那些Poke(打招呼)、Group(群組討論)、論壇閒聊(比如校內廣場)什麼的,統統都是次要的。畢竟,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還要為生計所奔波,哪有那麼多時間和紈褲子弟上網Poke呢:)

反觀另一些SNS網站,想方設法讓用戶"沉迷",和網絡遊戲幾乎沒有區別。且不論這些SNS網站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久而久之,最終一定會形成用戶疲勞。

我認為,SNS在中國,從玩具到工具,從Kill time(消磨時間),到Save time(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由於用戶觀念和用戶習慣的因素,還有一段路要走,

以前在做Yahoo!奇摩交友時,有一個「簽心心」的功能,原本的目的是要讓無法留言的人可以藉此表達心意。但演變到後來,大家把簽心心當成一種打招呼的方式,簽來簽去,但就是鮮少留言互動。

後來,還冒出了一位「心心王子」,他寫了一個互簽心心的程式,受到網友的熱烈歡迎,但也造成交友的負荷加重,最後被系統擋掉。

為此,不少網友還來抗議,因為這個程式讓他「省了不少時間」回簽。不過,當你的朋友知道這是由程式回簽的時候,不知道他們是作何感想?

[摘錄] ShareThis以「窄、寬、窄」,12名員工狂募4.5億資金

"Mr. 6":http://mr6.cc/?p=1505

ShareThis基本上是做一個可以插在工具列上面的「小小的綠色按鈕」,你可以用瀏覽器繼續欣賞其他的網站,一站又一站,一頁又一頁,咦,突然看到喜歡的文章,想馬上轉寄給朋友?只要將那個綠色小按鈕輕輕一按, ShareThis便將目前這一頁的URL,連同一個簡單的網站頁面畫面,直接送進朋友的電子郵件信箱中。從按下去到填表寄出,只需10秒鐘。

ShareThis是在蠱動你去填入你在外站的使用者名與密碼,以後ShareThis就可以直接使用你的外站帳號去寄信或分享。

對Feedburner來說,一邊抓住部落客,一邊抓住使用RSS reader的讀者。ShareThis更猛,它一邊抓住所有線上內容媒體(所有網站頁面都可以轉寄),一邊則抓住所有會使用email的人(現在有誰沒有email?)

ShareThis定位成「Copy and Paste」的提供者。

「窄、寬、窄」的意思是,從一個很簡單的主題開始,譬如「把文章用email寄給別人」,先站穩了簡簡單單的第一步(窄),產品也出來了。接下來,慢慢的將周邊的東西都慢慢掃進來(寬),一步一步的加料、加合作伙伴,就像龜兔賽跑的烏龜,慢慢做成一個更肥大的產品,到了最後,無論變得多肥大,它還是只推一個產品出去(窄)(也就是那綠色的小小按鈕),只是那綠色的小小按鈕,變得愈來愈強大,大到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競爭。這個綠色小按鈕有什麼了不起?一點也沒有,但它已經集合這麼多東西,量誰都無法與之匹敵了。

有趣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