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Feature 和 Function的差別

出處:English Vincent

feature,本意還是特點,指有鮮明特徵的方面。function則強調產品目的和用途。你上面所據的例子其實還是在描述ipad的特點。只是很多產品,特別是消費數字產品,它的特點也正好是其所包含的多種功能。其實,在傳統產品中是很容易區分feature和function的。比如說自行車,它的功能很少有人再描述,而特點不外乎foldable, serviceable,alloy wheels之類的東西。

我個人覺得,為什麼在介紹產品時很少看到用function,是因為日常產品的基本功能無人不知,只是特點有所不同。比如買手機,我當然知道是用來打電話的,我想知道的只是與眾不同的features,這時一般的問題是"what's the difference?"。但假設你在介紹一個全新開發的又沒人認識的東西時,我想function是必須要先予說明的,這時的問題是"what's this?"。

  • Feature:特點、特徵,What’s the difference?
  • Function:功能、用途,What’s this?

其實,硬要區分兩者的不同,是沒什麼必要。但在寫網站企劃的文件時,兩者分一下,不僅有助於企劃者撰寫,也有助於閱讀者理解。

[摘錄] 學習騰訊的產品管理之道

出處:cnBeta.com

馬化騰帶著一大批產品高管自上而下,持之以恆地推動產品本位的管理體制規範化,並不斷地創新和優化這套體制,使得整個公司上上下下融入了「產品的基因」,最終成就了「產品的騰訊」。

1、設置一個質量監控小組,由經驗非常豐富的高Level的產品人員構成,賦予他們很大的權力,去監控和規範所有的產品項目。並且用KPI來制約產品項目服從這些規範。為了不搞教條主義,很多規範都是在立項之初,由項目經理和這個小組共同確認的,未必是硬性指派,一經確認就受到嚴格監控。確保好的規範不流於空喊口號。

2、每個產品都設置公開的反饋論壇,突出外部入口,積極徵詢用戶意見,並以內部輪班方式回覆「每一條」有價值的反饋,要求以「人對人,面對面」的溝通態度來進行解答,禁止機械問答。公司高層(包括小馬哥)不定期巡查每一個產品論壇,一旦發現有不認真回覆用戶的情況,立即予以訓誡。確保產品人員與用戶長期保持近距離接觸。

3、每個產品都設置內部的交流平台,分為兩部分,一塊類似留言板,由產品主管發佈項目的進度、動態;另一塊是論壇,向公司內部所有人開放,接納反饋。在騰訊內部已經形成了非常活躍的氛圍,甚至以該平台人氣高漲為榮(至少你主管會喜歡這個),利用這個平台跨項目提意見,或是項目組內部交流思維碎片都很常見,達到了群策群力,內部監督的效果。

4、設置產品架構師這樣一個職位,由少數幾個技術精英,負責所有項目的系統架構搭建,只搭架構,確保每個項目的底層合理性。

5、執行項目總結制度,在每個版本上線後,由相應的策劃-開發-測試人員開一個會,每個人都總結在這個版本過程裡,有什麼心得,有什麼失誤,可以怎麼改善,尤其注意改進三方人員的配合過程。用制度的方式來強制反省,強制跨職能溝通。幾個版本下來,項目效率就會有明顯的提高。

6、執行灰度發佈政策非常之徹底,一個版本會經過若干級的內部測試,再向外部用戶逐步放量升級,不斷修正問題之後,最後進行大規模發佈。確保提前發現問題,受影響的用戶面儘可能小。與此同時,騰訊異常活躍的內部交流氛圍,也能讓產品在內部測試時得到較多專業反饋。

7、擁有背靠客戶端,強大的數據挖掘功能,具體描述起來比較複雜,總之非常強大,數據細緻到令人吃驚的地步。數據挖掘部門的地位也是相當高的。我以前說過「統計數據太單薄無法推導出可靠結果」這樣的話,但在騰訊的數據挖掘機能面前,這句話恐怕要改口。

8、設置對新人和新項目的風險管理機制,比如3個老程序員帶1個新程序員,將技術管理和具體開發的工作徹底分離,每週進行代碼走讀,對新產品採取格外嚴格的測試安排等等,使得缺乏經驗帶來的技術損害被降至最低。

滿不可思議的~

[摘錄] Linkedin創始人霍夫曼:成功的三個秘訣

出處:新浪科技

我意識到未來的世界將受到兩股力量的作用。

一股力量是工作環境將如何變化——從某種程度上說,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創業者。

另外一股力量則是互聯網,這些人都可以在網上建立資料,以便其他人可以找到他們。你可以通過網絡,和人進行溝通,更好地規劃你的發展道路。

分享成功秘密

1、合理高效安排時間

當人們問我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實現平衡時,我只會微笑置之。我會高效安排我的時間,安排會議時間不超過15分鐘。我還努力著讓人們瞭解,一封簡短的電子郵件並不是冷漠的表現。

2、靈活調整計劃

企業家總是認為,「嗯,我已經做了決定,那就堅持到底,絕不放棄。」但我建議他們認真考慮一下,他們的商業計劃是否真的無可指摘,他們是否需要作出改變。根據現實靈活調整計劃,你才不會盲目從事一個項目五年,最後才無奈接受失敗。

3、別做完美主義者

我經常對互聯網企業家說,「如果你總是對產品吹毛求疵,那麼你的產品肯定已經推出的太晚了。」作為一家企業,你有必要盡快推出產品,和消費者進行溝通,瞭解他們的意見反饋。這有助於指引你的發展。

別做完美主義者,嗯~ 看狀況。

[摘錄] 產品管理 vs. 項目管理

* 原文:"Jeff Lash":http://www.goodproductmanager.com/2007/09/24/product-management-vs-project-management/?PHPSESSID=ca265820eef17812d1c37c6e6682a28a
* 翻譯:"hawking":http://www.2tan.net/article.asp?id=29

項目經理的職責是在一定的目標、範圍、時間期限、預算以及其他制約條件下,試圖一次性完成一個成功的項目。一個項目經理需要分配資源,管理問題與風險,並且主要協調所有的各種必要因素以完成項目。當把他們跟產品聯繫起來時,項目也可能被要求承擔起創建一個產品,為產品提供新的特徵,或者是為產品創建新的版本或擴展的任務。當項目完成時,項目經理通常會被轉移到一個新的項目,甚至有可能是服務於一個完全不同的產品。

產品經理的職責是從頭到尾的服務一個產品,並使得產品持續成功。一旦創建產品的項目完成,而且項目經理轉移到下一個工作,產品經理依然會留下來管理產品,直至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其他項目被聯繫到產品可能是由於產品經理的發起,產品經理會始終在產品生命週期,定義項目的目標,並帶領團隊完成擬定的商業目標。

大陸稱「項目經理」,台灣叫「專案經理」。

我負責專案,但我是產品經理。

[摘錄] 擁有專案團隊最快的方式

"給新手PM之3 - 配置資源":http://userxper.com/blog/archives/53 @ 悠識數位 by Richard Tsai

擁有專案團隊 (Team) 最快的方式,你知道是什麼方式嗎? 很簡單,只要僱用一個英文名字叫做 Tim 的人,就可以跟客戶宣稱我們有 Team 了。

這是一位好友在非常無奈的情境下,想出來的冷笑話,當時他就在沒有 Team 的情況下苦中作樂,才想得出這種冷笑話。

太好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