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谷歌將推類維基百科服務Knol 創建網絡知識庫

"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i/2007-12-15/00221914818.shtml

谷歌正準備推出一項名為「Knol」的新服務,旨在創建一個全新的用戶生成網絡知識庫。

據消息人士稱,谷歌將與每個頁面的作者共享營收。如果作者在頁面中加入廣告,谷歌將與他共享廣告生成的收益,但具體分成比例未知。

Knol服務對於谷歌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變化,這意味著該公司正在由純粹地聚合和過濾其它網站內容向自己打造內容轉型,希望成為一家內容提供商。

谷歌表示:「我們將把Knol結果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以提升搜索質量。」谷歌希望Knol能成為一個權威網絡知識庫,向維基百科發起直接挑戰。

Google 是神,我不知道神會怎麼做。不過,Yahoo!中國近日推出的「站長天下」,似乎也是想藉由網民的力量來協助整理資訊,並提供阿里媽媽的廣告機制,讓建立內容的網友能得到利益,並有動力繼續生產。

[摘錄] 是社群不是網站

"魚腸劍譜 新入口":http://yufuhome.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5863.html

「維基經濟學」指出Web2.0和網路第一代的不同,說:「哪裡不一樣?輸家推出的是網站,贏家推出的是生命力旺盛的社群;輸家建造一座有圍牆的花園,贏家建造的是公共廣場;輸家在自己家裡創新,贏家和使用者合力創新;輸家把資料和軟體介面保護得密不透風,贏家則是分享給所有人。」

那麼什麼樣的產品是「同儕生產」(Peer production) 成立時的最好效果:

# 生產標的物是資訊或大眾化;
# 任務可以切割成小單位,讓個人能不受其他生產者影響,完成一項小進度(例如百科全書的一項條目或程式軟體的元件)。這使人們投入的整體時間和精力相對於得到的回報是最小的;
# 將這些成果整合成最終產品的成本,包括領導能力和品質控管機制,都必須很低廉。

受教了,謝謝。

[摘錄] 當聖杯出現裂痕:Facebook 的政策大轉彎與 Social Network 的極限是?

"Mr./Ms. Days - 網路, 資訊, 觀察, 生活":http://mmdays.wordpress.com/2007/12/01/facebook_revamp_its_policy/

三個禮拜前,Facebook 的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在發表會上非常臭屁地公開 Facebook 的新廣告系統 social ads (Facebook 推出 Social Ads : 廣告界的聖杯?), 正式名稱叫做 Beacon.並大聲地說:「這就是廣告界的聖杯!」言猶在耳.結果昨天 Facebook 突然來個政策大轉彎,大大修正了 social ads 的廣告方式,

每次購物,都要告訴 Facebook 我不要廣播,Facebook 沒有提供任何使用者設定,可以讓使用者預設為不要廣播.這種使用者介面的操作方式叫做 opt-out,照字義來解釋,就是說你必須自己選擇退出去,要不然你就是預設被納入廣告系統的框架下.

與 opt-out 相反的概念,自然就是 opt-in,就是說你必須自己選擇跳進來,否則你預設就是在這個廣告系統的框架之外.這一次 Facebook 廣告政策大轉彎的地方,就是在於這個地方.Facebook 把他們的廣告系統,從 opt-out 改變為 opt-in.

Facebook 迄今已經有兩次被猛烈抨擊的經驗,第一次是去年推出 mini feeds 這個功能時,mini feeds 會告訴你的朋友你最近在 Facebook 做了些什麼事情,像是跟誰又變成朋友或是你留言給誰之類的.這個功能一出來,也是被一堆人罵得要死,不過到了今天使用者已經算是接受了,這個功能也創造了 Facebook 上面更好的互動性.

第二次就是 Beacon 這個廣告系統了.這一次政策轉變了之後,使用者會不會願意接受這個廣告系統呢?我的看法是,會!但是請注意,接受是一種中立的態度,使用者允許他存在,不代表使用者會有正面的支持行為,所以這個廣告系統的效果會因為這一次的政策轉彎大打折扣,為什麼呢?

因為我相信 Facebook 大多數的人,就跟真實世界中的消費者對於許多政策或是廣告的態度一樣,當初對於 Beacon 都是持中立態度,那些會跳出來反對的或是支持的,各位可以看到都是非常少數的一群人 (Facebook 現在有五千五百萬的使用者),這種消費者心理告訴我們,大部分的消費者是非常被動的一群人.他們不在乎 Facebook 偷偷去幹了些什麼,所以在這種不做出任何動作的情況之下,Facebook 的 opt-in 政策就變得對自己非常不利,因為使用現在沒了反應,就被預設是不想分享自己的購買行為.這對於 Beacon 是一個殺傷力非常大的結果.

* opt-out: 你必須自己選擇退出去,要不然你就是預設被納入廣告系統的框架下
* opt-in: 你必須自己選擇跳進來,否則你預設就是在這個廣告系統的框架之外

又學到了,受教了~

[摘錄] Digg 算法揭密

"煎蛋":http://jandan.net/2007/12/01/how-diggs-algorithm-works.html

是什麼力量把一篇文章帶到首頁上的?算法啊算法~

* Digg的算法用來解釋用戶和粉絲們的近期參與等級。
* 頻繁的成功(指上首頁)會導致隨後的上首頁幾率大減。應該走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路線。
* 從「高價值」用戶那兒搞到快速有效的Diggs。
* 一篇文章顯示到首頁上需要的Diggs和以下兩點相關:在某特定時間段內獲得的Digg數,以及這個數值和平均值的對比。
* 在科技,世界和商業類別中的競爭比運動和娛樂類別更激烈。如果某個故事是它所在類別中的熱門,50個Digg就可將它頂到首頁上去。
* 一個故事獲得投票的速度越快,晉級所必需的投票數就越少。但是多樣性很重要。由"voting rings"digg的故事會在隊列的高位保持數小時。
* 過多被埋(囧)會導致你的故事被從隊列中移除。
* 評論會讓一個故事脫穎而出。當然,不能是無效評論...
* 錯誤的:需要一個確切數量的投票數才能上首頁。
* 錯誤的:如果你的故事沒有被一個頂級用戶提交,那麼你注定上不了首頁。
* 錯誤的:朋友數量很重要。Digg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文章收到Diggs的多樣性。
* 錯誤的:那兒有個邁向成功的24小時窗口

我沒玩 digg,純參考~

[摘錄] SNS

"Why New Media之十一:SNS":http://weiwuhui.com/archives/647.html @ It Talks-魏武揮的blog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會性網絡服務,一種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絡的互聯網應用服務。它的熱門據說和六度理論有關:通過六個人的轉介紹,你可以認識胡錦濤,或者克林頓。

但其實人類本身就是社會化動物,人類無時不刻地在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尋求各種社會化工具。

SNS只是工具,不是目的。人類從來不會因為SNS而SNS。關於社會互動,有很多社會學理論,其中我個人比較信服的是「交換理論」這一脫胎於功利主義的社會學理論。人和人之間的sns,一定是建立在某種東西的交換上的,也許是物質,也許是精神。

用戶不是為了認識什麼克林頓而來的,為了更好地在那個虛擬世界中生存,他/她自發地需要建立SNS。從某種角度而言,SNS是網站的目的,卻是用戶的工具。

好的SNS網站是可以讓用戶在上面完成time killing的。

我個人思考並不是太成熟的觀點是:純sns網站不能獨立存在,它必須依附在某種介質之上。只有這樣,用戶才會知道自己上站幹什麼,順便地,完成了SNS的連接。

"校內網有什麼用?":http://blog.donews.com/liuren/archive/2007/11/22/1230421.aspx @ 劉韌Blog

10. 我上校內,第一次件事情,是找中學同學,我可以找到很多阜陽第三中學的校友,但找不到同班同學,我也找到一些鼓樓小學的校友,但小學最早的入學時間是1980,這顯然不是針對像我這樣的老傢伙設計的。由此,可知校內上都是年輕人。

11. 校內的產品經理很詫異,我登錄校內第一件事情竟然是找我的小學和中學的同學,而不是大學同學和公司同事。我的解釋是:經常聯繫的人,我用不著校內幫我,只有那些不能或缺但又不經常聯繫的關係才用得上SNS。比如老鄉、老同事、老戰友、老同學。

12. 在API方面,我希望校內至少能支持RSS的輸入。比如我在http://Blog.donews.com/liuren上寫Blog,能自動通過RSS傳到我的校內賬戶,這樣我就不用貼兩遍了。另外,加強「個人信息」的功能。在網上結識新朋友,摸不著看不見,我們更多地要憑借共同喜愛的書、電影、歌曲,來進行最初的溝通和瞭解。

13. 我不會為了寫博客或者貼照片,我選擇校內,是看重,它上面已經有了很多真實的人、真實的關係。以學校為基礎,發展更多的白領用戶,是校內挺進主流市場的關鍵。

"clone 的 facebook 在台是否有市場?":http://blog.xdite.net/?p=489 @ Blog.XDite.net

目前我看到所有的台灣 clone facebook 都以「封閉」、「邀請」、「實名」、「大學生」為重點去作。如果真的要做,要以高中生為面向去作。

為什麼? facebook 的朋友圈認同感是起始於大學,但並不代表台灣吃這套。台灣地狹人稠,大學生數量暴漲的年代又是資訊化的年代。今天你想找一個大學同學,只要上八卦版尋人,馬上就找的到它的網誌、blahblah,真的不缺聯絡方式,並不是永世不見面。真正可能再也見不著面的是國高中同學。

但相較於大學,人人卻幾乎都對自己的國高中有強烈的認同感。八卦版最常看到的就是認親文、學校懷古文。不僅是在地歸屬感問題,各地第一二志願也較難較長短,國高中的各校傳統都是令人懷念的一段塵封記憶,認同感以及尋人意念強大。國高中同學又符合畢業以後聯絡方式難覓的狀況。所以,要做就要以高中市場為面向。而不是只抄皮,卻去骨。不然 clone 一百次大概都不成功。

網站的目的 vs. 使用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