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Mashup的威力!! Kijiji + Urmap

"Kyoga@blog":http://blog.yam.com/soboring/archives/2006-06.html

講到web2.0的應用,多半會扯到Mashup的開發方式,那~什麼是Mashup呢?白話一點地說是「爭什麼爭,滲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啊~笨蛋!!!!!」;文言一點地說則是「透過開放的Web API與Web Feed將兩個以上的Web application整合在一起」;說穿了不過就是打個撒尿牛丸,它卻能在web2.0時代爆紅開來(平均一天會有2~3個mashup的新應用出現),究其原因嘛~Mashup可說是發現新事物、新應用的有趣方式。

最近幾個月在 blog 常看到「mashup」這個名詞,有人解釋為「混搭程式,結合多種來源內容的程式」、「混合式的網頁應用程式」,但我覺得這篇文章的白話解釋最傳神。

誠如詹宏志先生在「創意人」所述,
從「元素的拆解、組合」之中也能找到源源不絕的創意。

■ 延伸閱讀:

Mashup實例:以「死亡筆記本」為主軸,混搭其他漫畫作品,創造趣味~
來源:超KUSO的死亡筆記本,點擊箭頭 ( ← → ) 進行翻頁

2.0 的時代

在倒扁活動一開始時,正如媒體所言,廣告人范可欽運用他的所長提出許多活動的創意

但可惜的是,因為遇到下雨,許多創意無法正常實行;但有趣的是,民眾踩著范可欽的頭,迸出更多、更廣、更鮮活的創意

這是個新時代,姑且稱之為 2.0 的時代,民眾的自主性愈來愈高,也愈來愈不可捉摸。以「人」為本的 web 2.0 概念,從這次的群眾運動中,可以看到許多實際的體現。

網路業者,快把你們的舞台搭建起來吧!

[摘錄] digg 出狀況

"勞虎跑得快":http://2tigers.net/blog/2006/09/10/digg-rigged-dogged/

這些被稱為 top users 的用戶,每天提供新聞來源的數量名列前茅,而且被許多其他用戶列為 friends。digg.com 的演算法,在決定頭條新聞時,會將貢獻者受歡迎的程度考慮進去。姑且先不論 digg.com 上是否真的存在一群有心人士,利用系統的漏洞,能夠刻意操弄頭條新聞,digg.com 一向自豪的 Web 2.0 民主式的新聞過濾機制,儼然已受到挑戰。

針對此事,digg.com 老闆 Kevin Rose 作出了斷然的處置 - 他宣布要修改篩選頭條新聞的演算法,將把更多的權重,放在投票者廣度的參數上。這個舉動等於是對 top users 們投出了不信任票。許多 top users 這幾天以停止貢獻新聞來源,或取下 avatar 個性符號的行動,來抗議 digg.com 的處置方式。

網路是個社會的縮影,所以就會有好人和壞人(廢話),架構在「人性本善.樂善好施」基礎之上的 web 2.0,當它的規模一旦變大之後,壞人也跟著變多,產生的大便也跟著增加。

該怎解決?一向遵守交通規則的我,也不知道。

■ 延伸閱讀

* "英國政府暫停wiki 實驗":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09385,00.htm
* "洛杉磯時報關閉wiki社論":http://taiwan.cnet.com/news/ce/0,2000062982,20099844,00.htm

[摘錄] 社區研究之SNS和燒湯

"半路出家的IT議論(推薦)":http://yokanta.blog.techweb.com.cn/archives/2006/20068182850.shtml

「沒有黏度的不是社區。」私下裡開玩笑時我已經把這句話稱作「社區第一定律」。

我認為黏度是指個體用戶對於社區內某個或某些特定的人的交互的依賴性,而不是對某個社區產品或者功能應用的依賴性。

1、黏度的保證來自於「實名制」。這裡所說的「實名制」不是立法概念上的「網絡實名制」,而是指在網絡交互空間裡的固定ID。

2、黏度使社區無法抄襲。由於用戶對社區的黏度是對應在那些特定的人身上,所以抄襲一個社區的功能設定是沒用的。

古龍曾經說過:朋友的朋友就像肉湯燒的湯。那到了所謂「六度分隔」的後半截是不是就像一碗肉湯燒的湯再燒的湯呢?那該叫湯還是叫刷鍋水?把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變成自己真正的朋友應該把自己這塊肉放進湯去再煮上半天才行,沒有加肉燒過的湯是不可能變成肉湯的,而燒湯也需要時間。

所以關於SNS我覺得可以有兩個推論:

1、沒有單純的SNS。
2、所有的社區的最終目標都應該是SNS。

如果管理者不是以SNS作為目標來經營,那這個社區最終將停留在應用上,形不成真正的黏度。做社區就是在做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讓用戶有動力有機會去把社區中肉湯的湯的湯熬成真正的肉湯,這個社區也就接近於成功了。

做社群(社區)可分為2種角色,一種是開發社群功能的,一種是經營社群黏度的。前者是提供互動工具,讓網友(用戶)進行SNS,後者是提供內容、活動,讓網友產生交集,進展更寬、更深的SNS。

兩者唇齒相依,不能偏廢。

[摘錄] 從MSN的廣告力量看Web2.0網站的價值

"Once upon a time in Beijing":http://yebinblog.spaces.live.com/Blog/cns!726E15D291EFF827!274.entry

MSN廣告的強大應該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 信。MSN好友列表中基本都是認識的或是經朋友介紹過來的人,所以是一個可信的關係網絡;
# 會員的構成和基數。和QQ不同,MSN的用戶以白領上班族為主,所以我的需求比較容易找到合適的對象;
# 黏度。MSN的用戶是一上網就可以立刻看到好友列表及其簽名的。相比之下,Web上的一些SNS雖然也試圖建立具有以上兩個條件的網絡,但是因為沒有一個與用戶天天見面的工具,而用戶又沒有形成天天上該網站的習慣,所以不會有那麼多人能在這麼短時間內都看到這個消息,其廣告效果自然就差了很多。

其實這三項也是考察一個SNS網站或任何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Web2.0網站的重要指標。

一個好的Web2.0網站,其PVPU應該在20以上,而中國尚沒有一家網站能達到這個指標,相比之下,Myspace的PVPU能高達40,可見其不同凡響。

在網路上,衝高會員數是簡單的,但請務必把第 1、2 點銘記在心,否則日後吃虧的也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