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me] 修正 rss feed 的東東

footer.php

一些網友說他不會訂閱我的 blog,
我看了一下,才發現 WP 1.5 多了一個 feed: 字樣 (怪怪)。
拿掉之後,就是之前的慣用方式。

原為:feed:http://xxxx
改為:http://xxx

wp-blog-header.php

有人說 RSS Feed 經常會無法正常抓取,所以要做一些修正。

原為:

(false === strpos($_SERVER['PATH_INFO'], 'index.php'))

改為:

(false === strpos($_SERVER['PATH_INFO'], '.php'))

廣告狂想…

我是 Google 的愛好者,不管Yahoo!奇摩怎麼大打搜尋的廣告,
在我內心深處,當要找資料時,就會覺得:
「在Google應該比較能找得到...」
所以就會不自覺地在 IE 打上 www.google.cm.tw....

發問一個問題,和輸入一個/一組精確的關鍵字,哪個比較容易呢?
我覺得,對初學的網友來說,前者比較容易一些 (個人主觀評斷)。

有了知識+ 後,當我在 Google 找不到,
或是當我覺得 Google 不會有這樣的資料時,
我就會試著去知識+ 查看看,如果還是沒有,就直接用問的囉!

我和蔡頭在奇摩知識+ 問了一些問題,
有得到一些在搜尋找不到的解答及建議,覺得還蠻受用的。
(雖然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回答)

看一堆在Yahoo!奇摩知識+ 發問有關「知識+」的問題,
對「知識+」有一個粗淺的定位:

Yahoo!奇摩知識+ 強調是「知識」和「人」的結合,
知識內含人的經驗和專長,所以叫「知識+」。

Yahoo!奇摩繼「名模安妮」之後,會不會拿知識+來做廣告?
但是,我腦海裡浮現一段廣告畫面...

蔡頭在電腦前,想要找有關「小嬰兒厭奶」方面的問題, 搜尋了之後...

一隻狗叼了一堆零零散散的資料過來,要蔡頭自己從中找解答。
一位媽媽抱著她的可愛小女兒過來,跟蔡頭說她自己的親身經驗。

兩位媽媽相談甚歡,那隻狗在一旁孤零零地遭到冷落...

知識+ vs. Google,定位立現!

哈哈~我在幻想...

縮寫縮寫縮寫

立即訊息中的縮寫及速記法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windowsxp/experiences/acronyms.htm

我連英文都沒學好了,還搞這麼多縮寫幹什麼?
這個像不像我們台灣的注音文文化啊?

有看沒懂

Wikipedia 維基百科

Wiki是近年網路上流行的一種書寫平台,其名源自於夏威夷語Wik iWiki(意指「快」),它具有讓一群人共同撰寫文件的許多特色,包括:

  • 任何頁面都可以讓讀者輕易修改:猶如一本放在公共空間的筆記書,可供眾人閱讀並隨手修改。
  • 能完整記錄所有修改的痕跡:曾經出現過的文字,都會在該頁的歷史紀錄中永久存在。讀者毋須擔心自己的文字被永久抹除,也不用擔心修改他人文字是覆水難收的行為。
  • 自動產生連結:只要依照一定的格式,Wiki就能夠自動為某個字詞建立連向相關頁面的功能。這種相互參照的功能,是建立百科全書的最佳利器。

Wikipedia創立至今,約有九十幾國的版本積極運行,英文版已有超過50萬個條目,中文版約有2萬個條目,而且每天都在持續增加。人人可寫、人人可讀、人人可改;讀者與作者只是暫時的位置,而非兩種固定身分──這就是Wiki精神。

在豐田模式中,「停止鍵」搭配的是公司由上到下的階層制度、工人仰賴活口的薪資;如果工人不受這些脈絡約束,停止鍵可能變得終日不停。

但在維基模式中,「編輯鍵」並未憑恃任何我們習以為常的「控制技術」、沒有可資責備的人名、沒有因它獲利的作者、沒有學術地位為它背書,失去這些「傳統價值」,Wikipedia無論如何就是「理論上」說不通。但反過來,也或許就是這樣「無人」負責的中空特質,才能吸引「所有人」進入它的運作,讓「編輯鍵」終日不停。(台灣那些打手機報路況的司機們不正是如此?)

目前 Wikipedia 的主要貢獻者仍以重度網路使用者為多,所以網路 上流行的思想及用語、程式或網頁設計等相關詞條,內容通常都精彩而豐富,是其他百科瞠乎其後的強項。

另外,閱讀時可以參考一下該篇文章的修改次數,撰寫人的撰文多寡,對理解這篇文章的可信度會有所幫助。

轉載自:中國時報.周易正

Yahoo!奇摩知識+ 應該也要這樣做搜尋的排序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