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阻擋了微軟?":http://mt.bookiesky.com/archives/vagabond/2005/10/eceeeaeeiei_1.html
微軟以前從來都是以產品不成熟就推出,然後跟進一大堆補丁著名的。那時候世界很簡單,你出個產品,賣錢就好。現在呢,有價值的東西未必能賣錢,所以微軟變成了做出什麼,都先研究研究賺錢的可能性,找不到就擱置。
或許從收入上,這對微軟沒什麼影響。但事實上,它傷害了微軟以往最致命的競爭力,用Oracle傳記《惟我獨嬴》裡的話說:那種「壓制小公司創新能力」的本事。
比如我們現在總在說瀏覽器之爭,firefox給IE帶來了壓力。說實話,即使firefox能調動世界上再多的程序師,它穩定性依然很差,它也從來不是那麼富有革命性。真正讓IE似乎落後的原因,還是這5年來,微軟幾乎沒改善過IE了。
這跟多年前,微軟強攻netscape時,是完全不同的場面。現在大家回憶起來,會說netscape的navigator收費,而IE免費,所以navigator被滅了。相信這過於經驗之談了,以當時微軟的氣勢,即使免費打收費這招不好用,它也會找到其他辦法幹掉netscape,而真正讓navigator完蛋的,應該還是netscpae自己喪失了繼續改進,繼續創新的精神。它安於把瀏覽器做成某個樣子(大概是4.0?),也安於只使用一種贏利模式。
說到底,在長期被稱為「Bill Gates和他的野蠻人」,被稱為「the beast return」,在打了這麼多反壟斷官司之後,微軟就像70年代的IBM一樣,把競爭的膘悍勁頭喪失了,雖然我們還是看到它努力跟全世界的對手搏鬥,可它把自己的致命武器,那種壓路機一樣傾軋創新型小公司的本領,丟掉了。很不巧,現在來了一個它所見過的,最不放棄創新的對手。
最近在看一本書,買了近一年才拿來看的書:「第二波網路創業家」。
看到 Google 勇於創新的企業文化,確實會散發一股的魅力,讓人愛上它、擁護它。
想得多,做得少,這樣叫「做白日夢」。
說得多,做得少,這樣叫「畫唬爛」。
想得少,做得多,這樣叫「做憨工」。
說得少,做得多,這樣叫「默默耕耘」。
如何在「想」、「說」、「做」之間取得平衡,也是一種企劃。
■ 延伸閱讀:
* "Google是如何運做的?":http://mt.bookiesky.com/archives/vagabond/2005/10/googleececioeeo.html
* "gfans.org":http://gfa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