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有趣的網站…

同事介紹的...

Bitacle
"http://bitacle.org/":http://bitacle.org/
長得很像 "netvibes":www.netvibes.com,克隆 (clone) 嗎?

衛生部
"http://www.feelor.com/t/weisheng":http://www.feelor.com/t/weisheng
當所有人都在做「推推推」的時候,它反而做「不推」。

[摘錄] 世界仍然需要編輯

"雜誌引擎":http://spaces.msn.com/magazineengine/Blog/cns!8EEAFA6356F61D21!493.entry

最近國外開始流行的一個新理念——引導式消費(Curated Consumption),或稱榜樣式消費,意即由一些個人——當然也有可能是公司——來引導的消費模式。流行,從一開始就是有人引導的。但是在新時代,這些引導者可能會變得更個人化,同時也更多元化。

在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引爆點》(Tipping Point)一書中,就提到了推動和引發流行的三種角色——聯繫人、內行、推銷員。這和本文所談論的話題頗為接近,不同之處是,引發未來流行趨勢的聯繫人和內行個人發揮的作用將遠遠大於前朝,而推銷員也許就不復存在了。

「編輯之選」會日益盛行,但是沒有過多的廢話和品評,你只管知道你喜歡的人給你推薦的是什麼就好,它也許是徐靜蕾看過的電影,也許是令狐磊閱讀過的雜誌,也許是coldtea.cn網站站長喜歡的影像作品,也許是都市客推薦的雙日游計劃。

這樣的編輯會日益以個人為主,他們可能會是一個明星、一本雜誌,但更可能是一個博客寫手,或者一個以用戶的集體選擇為主的網站。

總而言之,這個世界仍然需要編輯。只是,與以往地位不同的是,編輯們不再是信息的篩選者和過濾者,他們只負責提供信息的重新組合,按照他們的興趣和意願進行的組合。

說真的,身為一個電視兒童的我,真的需要一個電視收看指南,依據我的喜好、過往記錄來提供、來提醒我,要看哪個、要何時看、怎麼看...etc。

資訊爆炸的時代,請給我量身訂作的明牌。

■ 延伸閱讀:

* "火星爺爺的網路行銷作業 – 不要廢話,給我報明牌":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ogan/3/72069/20000809155411/
* "Web2.0時代網絡編輯能力拓展 ":http://blog.donews.com/liuren/archive/2006/06/06/904745.aspx

[摘錄] Google 的“八二原則”

"麥田的讀書生活":http://blog.donews.com/maitian99/archive/2006/05/21/879591.aspx

商業的本質就是“價值”和“價值交換”――後者是將前者變現的途徑;而一個成功的公司是那些提供“有競爭力”的價值,或能夠進行“更有效率”的價值交換的公司。Google在兩點都做得很好,它的搜索在互聯網上是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價值之一;而它的“長尾廣告模式”,更是一種高效率的價值交換。

blog、web2.0、SNS等等“概念”很重要,“概念”能讓我們降低在公眾中的傳播成本;但“概念”只是表象,運營互聯網的人還是應該對“本質”問題保持持續關注,即如上述:我如何提供有競爭力的“價值”;我如何有效率地實現“價值交換”

關注商業本質,而不要在表層的創新服務中迷失。換句話說,最cool的事情不是你設計了一項很cool的產品,而是你don't be evil 地賺到了錢。

"人人網:Keep it simple (2) ":http://blog.donews.com/maitian99/archive/2006/05/18/874871.aspx

Mashup,現在有人借諧音為“搗漿糊”,作為一種創新途徑,mashup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為了耍酷而酷,為了做網站而做網站。是否mashup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無論採取什麼方式,做出來的網站是否是用戶真正需要的――而不僅僅是它看起來很cool。

「本質」很重要、「目的」很重要,確定了出發點和目的地之後,中間過程就只是手段而已,如果錯把手段當成本質或目的,那就會把事情搞複雜了。

Back to Basic...

[摘錄] Orkut在Google的位置

"對牛亂彈琴 | Playin' with IT":http://blog.donews.com/keso/archive/2006/05/15/870285.aspx

在Google所有的產品中,Orkut一直是一個很奇怪的角色。這個產品是2004年初推出的,當時主要是因為Friendster特別火爆。不過誰也沒料到,Friendster的火爆沒持續太久,用戶很快就厭倦了,而且它自己也是麻煩纏身。更沒料到的是MySpace和Facebook在2005年異軍突起。今年3月,新聞週刊的記者問施密特,Google下步往哪兒走?「看看MySpace,」施密特神秘兮兮地說,「非常有趣。」

這個泛社交網絡缺乏明確的針對性,一個貌似適合所有人的應用,可能它對所有人都不是最適合的。當然,我也搞不清楚,為什麼Orkut在巴西特別受歡迎,高達70.16%的用戶來自巴西。

與Orkut相比,Joga有更強的娛樂色彩,你可以組織你自己的球隊,可以寫日誌,可以發佈視頻。就是說,儘管Joga採用了Orkut的數據,但它比Orkut的活動性更強,用戶在這裡有更多的事可做。

維護用戶關係的事兒,交給Orkut,而讓這些用戶有事兒可幹,則是合作夥伴的任務。這樣,Orkut就好像是一個關係或信任托管中心,合作夥伴可以利用Orkut已有的關係,提供更多具體的增值服務。

架構在關係上的社群 vs. 架構在興趣上的社群,我比較喜歡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