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靠AdSense 他月賺60萬台幣

"udn / 資訊科技 / 網際網路":http://udn.com/NEWS/INFOTECH/INF3/3748432.shtml

每天朝九晚五的日子過了幾年,他覺得很無趣,決定投入網路行銷的世界,把自己變成「網站行銷海綿」,瘋狂吸收各種網站行銷的知識。

他建議想靠網站賺錢的人,在剛開始就設定未來要達到的瀏覽人次目標流量,並且仔細考慮自己的網站要給網友什麼樣的「產品」與「服務」。

錢尼表示,要讓AdSense發揮最大的吸金威力,網站管理者必須提供非常充足的「高價值免費資訊」給網友,讓網友能夠輕鬆閱讀,想再次瀏覽,甚至介紹給朋友。

錢尼強調,一天到晚鑽研增加網站流量的技術並無多大意義,網站內容是否豐富才是獲利關鍵。他說:「付出的人總有收穫。那些最能給的人,通常收穫最多。」

我的 blog 含有「高價值免費資訊」嗎?
對我而言,答案是 Yes.
對別人而言,答案是 No.

這也是為什麼我目前還不考慮放 AdSense 的原因,
沒幾個人來,又有誰會點呢?

是要努力迎合?還是繼續故我?我想我目前還是選擇後者。

■ 延伸閱讀:

* "部落格賺錢術 兩周賺一萬":http://udn.com/NEWS/INFOTECH/INF3/3748424.shtml
* "部落格 恐變得商業化":http://udn.com/NEWS/INFOTECH/INF3/3748435.shtml

[摘錄] 獨家專訪洪波:五季諮詢可能是最終歸宿

"新浪網 > 科技時代 > 互聯網":http://tech.sina.com.cn/i/2007-02-25/07131388730.shtml

這是中國著名博客洪波與劉韌再一次聯手。第一次是已經賣給千橡的Donews,而這一次則是「五季諮詢」,所不同的是,第一次他是Donews的首位正式員工,而這一次,是首次以洪波為主導的創業。

那麼為什麼是創辦諮詢公司,而不是加盟其他公司?洪波自己也承認,再難有公司能夠提供讓他「特立獨行」的工作環境,與此同時,洪波也希望利用已有的圈子、能力,為觸網的公司提供Web2.0方面的經驗和幫助。

洪波「落草創業」,五季諮詢要怎麼做,這是人們尤為關注的。「如果你的網站需要互動方面的建設,五季諮詢會對你比較有價值。」劉韌說。主要定位於Web2.0時代的五季諮詢,將會以給客戶提供建議、方案為主。「比如老網站的改造、傳統企業進入互聯網所需要的人脈、資源等。」

洪波和劉韌們認為,新的媒體時代已經到來。「過去的公關方式主要是通過控制主要媒體,監測並撤掉負面報導。」,洪波認為,博客時代的崛起讓企業面臨新的考驗。「他沒法讓幾千萬博客作者從自己的博客上把稿子給刪掉。」洪波說,企業需要跟越來越多的普通用戶良性互動,「他們在這方面沒有經驗。」

五季諮詢的收費大致通過三種方式,短期的按小時計價,出賣時間段;長期的以年為限,參與到公司的內部討論、未來發展制定中去;還有一種則是看好某家公司,以期權、
股票的方式來進行置換。

至於眼下的競爭對手,洪波認為自己也與那些出售諮詢報告的公司大不相同。「我們已經有了十年的互聯網經驗,在這方面他們找不到更好的。」

我曾經也有過這類似的想法,不過,我的格局比較小,畢竟我沒有 Keso 所長年累積的人脈、資源。

我相信,台灣的傳統企業也會有這樣的需求,但顧問式的提點諮詢能夠幫助一時,但能幫助多少?或許這就是商機。

Keso 加油!

[摘錄] Flickr創辦人巴特菲爾 為網路放棄哲學博士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INFOTECH/INF3/3741014.shtml

頂著英國劍橋大學哲學碩士的學位,今年34歲的Flickr創辦人史都華‧巴特菲爾(Stewart Butterfield)曾經想繼續攻讀哲學博士,但迷上網路後,不但讓他放棄哲學博士候選人的位置,還毅然決然投身網路業,闖出影響全球網友的事業。

巴特菲爾和妻子五年前只想要做個線上遊戲網站,相片分享只是其中的功能。沒想到遊戲推出後,網友對相片分享的服務更有興趣,催生了Flickr的誕生。

說到哲學和網路產業的關係,巴特菲爾認為兩者間一點都不衝突,哲學是透過不斷辯證,探討人的存在,「很多問題在網際網路裡,也是需要經過反覆爭論,才會有答案。」

就拿Flickr本身定位來說,他常和創業夥伴們辯論,到底網站要做個專業攝影網站,還是平民化的相簿分享平台。討論了許久,他認為兩者都要兼顧,因而提出「世界之眼」的概念。

每個瞬間的鏡頭,不論是專業的新聞寫實攝影,還是親人生日派對的紀錄,也不管攝影技巧如何,都有永恆的價值存在。透過Flickr,朋友、網友們可以彼此互動,並看見全世界。

「很多問題在網際網路裡,也是需要經過反覆爭論,才會有答案。」

沒有對錯,只有成敗。

[摘錄] 創新的藝術

"blog中文翻譯":http://chn.blogbeta.com/261.html

我已經厭倦了書寫謊言,所以今天,我決定告訴你們一些真相,一些有關創新的真相。

* 跳到下一個層面。真正的創新只會在你跳到下一個層面時才會發生,所以請把你的目標定高點。
* 不要擔心創意是否不夠好。如果一家公司等待著產品達到完美的狀態。那麼這個產品將永遠無法發 布,並且市場機會也就隨之消失了。
* 前進!前進!創新不是一件事物,而是一個過程。
* 不要擔心你會分化了用戶。當公司的方向是讓每個人都喜歡時,也許這個公司就將一點創新都不再擁有了。
* 衝破障礙。越是創新的產品,其市場接受程度增長越慢,讓用戶盡可能的嘗試你的產品。
* 百花齊放。用戶如何接受並在使用該產品上保持靈活性。
* 數字化思考,模糊化行事。創新的目的不是為了生產出一堆冷冰冰的機器或技術,而是為了讓人更加快樂。而讓人更加快樂可不是一件用數字說得清的事。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不要讓閒言雜語困惑你。別人的成就只能證明他們以前是正確的,而你需要專注的事是——將當前的事做正確。

大家都想要做創新的事,但礙於現實的壓力,往往最後只能做出一坨妥協之下的大便。是該從現實之中跳脫出來,義無反顧追求創新?還是在現實之中抗爭協商,顧及彼此尋求雙贏?

■ 延伸閱讀

* "Innovation - 創新常見的迷思":http://mclee.foolme.net/2006/07/innovation.html

[摘錄] 人物特寫:深諳中國網絡文化 馬化騰和他的QQ

"李海翻譯文章彙總":http://blog.donews.com/lihaitrans/archive/2007/02/06/1126529.aspx

馬化騰說:「我認為每個互聯網用戶都喜歡個性化,2005和2006年,我們開始了新的戰略:這就是網上生活方式。」

當美國的互聯網用戶還在他們的PC上發送電子郵件和查詢信息時,中國的年輕人正在玩網絡遊戲,下載視頻、音樂到他們的手機以及MP3播放器上,或者進入網上商店交換,購買虛擬物品。騰訊大部分的收入都來自向網民以及手機用戶出售的這些娛樂化的虛擬物品。

中國網絡社區的另外一個鮮明特色就是年輕人居多。摩根斯坦利調查顯示,在美國,大約70%的互聯網用戶年齡都在30歲以上;在中國,情況完全不同,70%的網絡用戶的年齡在30歲以下。

即時通信以及網絡遊戲成為中國互聯網文化的中心。另外,社交網絡在中國的發展也相當的好,這恰好符合中國的實際,即缺少兄弟姐妹的獨生子女需要交流。

摩根斯坦利一名分析師Richard Ji說:「他們有我稱之為中國最大的虛擬公園的社區。在中國,互聯網用戶的第一重點就是娛樂;在美國,是信息。這就是為什麼Google能夠統治美國互聯網,而騰訊則能稱雄中國市場的原因。」

蕞爾小島的台灣,網際網路使用者的第一重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