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現代病又添新成員:「資訊癖」

"cnBeta.COM 中文業界資訊站":http://www.cnbeta.com/articles/44063.htm

今天沒有收到郵件,連一個短信都沒有……很多人會因此而感到不自在,情況嚴重的人甚至還會煩躁和坐立不安——這種現象被英國科學家命名為「資訊癖」,即「信息焦慮綜合症」.

英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頻繁發短信、寫電子郵件或處理文本信息會使原本聰明的人變笨.在智商測試中,過於忙碌處理種種信息的人得分比吸毒的人還要低.腦科醫生給出的意見是,這樣頻繁地處理信息,會讓腦部的運作受到影響,從而降低工作效率.

兩大原因催生「資訊癖」

一、資訊給缺少安全感的人提供了交往的空間和可能.
二、獲得資訊時半虛擬的性質,讓人更傾向於這種交流方式.

兩類人最易罹患「資訊癖」

類型一:極端忙碌,或極端清閒的人.
類型二:情感訴求強烈,但是交往能力相對低下的人.

人們在製造大量電子垃圾信息時,其實也傳達了一個概念:我們的社會還處在青春前期,人們面對過量的信息感到一種孩子般的好奇和惶惑.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會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和信息之間的關係.

幹...我幾乎中了,難怪變得又焦慮又愚笨... >_<

[摘錄] SNS

"Why New Media之十一:SNS":http://weiwuhui.com/archives/647.html @ It Talks-魏武揮的blog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會性網絡服務,一種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絡的互聯網應用服務。它的熱門據說和六度理論有關:通過六個人的轉介紹,你可以認識胡錦濤,或者克林頓。

但其實人類本身就是社會化動物,人類無時不刻地在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尋求各種社會化工具。

SNS只是工具,不是目的。人類從來不會因為SNS而SNS。關於社會互動,有很多社會學理論,其中我個人比較信服的是「交換理論」這一脫胎於功利主義的社會學理論。人和人之間的sns,一定是建立在某種東西的交換上的,也許是物質,也許是精神。

用戶不是為了認識什麼克林頓而來的,為了更好地在那個虛擬世界中生存,他/她自發地需要建立SNS。從某種角度而言,SNS是網站的目的,卻是用戶的工具。

好的SNS網站是可以讓用戶在上面完成time killing的。

我個人思考並不是太成熟的觀點是:純sns網站不能獨立存在,它必須依附在某種介質之上。只有這樣,用戶才會知道自己上站幹什麼,順便地,完成了SNS的連接。

"校內網有什麼用?":http://blog.donews.com/liuren/archive/2007/11/22/1230421.aspx @ 劉韌Blog

10. 我上校內,第一次件事情,是找中學同學,我可以找到很多阜陽第三中學的校友,但找不到同班同學,我也找到一些鼓樓小學的校友,但小學最早的入學時間是1980,這顯然不是針對像我這樣的老傢伙設計的。由此,可知校內上都是年輕人。

11. 校內的產品經理很詫異,我登錄校內第一件事情竟然是找我的小學和中學的同學,而不是大學同學和公司同事。我的解釋是:經常聯繫的人,我用不著校內幫我,只有那些不能或缺但又不經常聯繫的關係才用得上SNS。比如老鄉、老同事、老戰友、老同學。

12. 在API方面,我希望校內至少能支持RSS的輸入。比如我在http://Blog.donews.com/liuren上寫Blog,能自動通過RSS傳到我的校內賬戶,這樣我就不用貼兩遍了。另外,加強「個人信息」的功能。在網上結識新朋友,摸不著看不見,我們更多地要憑借共同喜愛的書、電影、歌曲,來進行最初的溝通和瞭解。

13. 我不會為了寫博客或者貼照片,我選擇校內,是看重,它上面已經有了很多真實的人、真實的關係。以學校為基礎,發展更多的白領用戶,是校內挺進主流市場的關鍵。

"clone 的 facebook 在台是否有市場?":http://blog.xdite.net/?p=489 @ Blog.XDite.net

目前我看到所有的台灣 clone facebook 都以「封閉」、「邀請」、「實名」、「大學生」為重點去作。如果真的要做,要以高中生為面向去作。

為什麼? facebook 的朋友圈認同感是起始於大學,但並不代表台灣吃這套。台灣地狹人稠,大學生數量暴漲的年代又是資訊化的年代。今天你想找一個大學同學,只要上八卦版尋人,馬上就找的到它的網誌、blahblah,真的不缺聯絡方式,並不是永世不見面。真正可能再也見不著面的是國高中同學。

但相較於大學,人人卻幾乎都對自己的國高中有強烈的認同感。八卦版最常看到的就是認親文、學校懷古文。不僅是在地歸屬感問題,各地第一二志願也較難較長短,國高中的各校傳統都是令人懷念的一段塵封記憶,認同感以及尋人意念強大。國高中同學又符合畢業以後聯絡方式難覓的狀況。所以,要做就要以高中市場為面向。而不是只抄皮,卻去骨。不然 clone 一百次大概都不成功。

網站的目的 vs. 使用者的需求

[摘錄] 谷歌首頁最貴的按鈕:每年損失上億美元收入

"新浪 科技時代":http://tech.sina.com.cn/i/2007-11-23/07491869338.shtml

這個按鈕之所以取名「I'm Feeling lucky」是為了直接給用戶提供一個搜索答案,而不是很多的搜索結果。用戶在谷歌首頁輸入關鍵字,再點擊「I'm Feeling lucky」就會直接在瀏覽器中打開通過該關鍵字搜索排行第一的網站,「如果這個唯一的網站正是你要找的內容,那你真是太幸運了」。

在谷歌搜索中,不足1%的搜索量是通過「I'm Feeling lucky」實現的,甚至布林也承認自己很少使用這個功能。由於點擊「I'm Feeling lucky」後,用戶被直接引向第三方網站,而不會打開顯示谷歌廣告的頁面,有業內人士據此計算,谷歌因為這一按鈕每年損失的廣告營收就高達1.1億美元。

「I'm Feeling lucky」看似無用,而且每年還損失上億美元的收入,為什麼卻一直「巍然屹立」在谷歌千金難買的首頁上?瑪麗莎對此的解釋是,「你知道,拉里(註: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吉認為——當然我也贊同——一家公司要變得呆板、官僚、甚至唯利是圖是很容易的事,而谷歌及『I'm Feeling lucky'讓人快樂的地方在於,它們在時刻提醒你:谷歌人不僅有性格,而且充滿熱情,是有血有肉的人。」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谷歌正是通過這樣一種「不商業」的方式給外界傳達這樣一個信息:「我們只是兩個在外玩耍的大學畢業生,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回憶著大學時光」,以避免給外界造成這樣一種印象:我們是一家擁有1.6萬人的大公司,我們的工作就是侵犯你們的隱私。

好一個有血有肉。

[摘錄] 我們錯了, 我們在聽

"豆瓣blog":http://blog.douban.com/douban/2007/11/21/99/ by 阿北

博客圈和豆瓣小組裡有關「核心用戶」和「垃圾用戶」的風波,讓所有豆瓣團隊的成員跌破了眼鏡。豆瓣的理念一直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為了避免給用戶「分類」,豆瓣一直堅持不用「積分」、「會員等級」等流行的社區工具。即使在討論產品設計的時候,我們用的「粗曠近似」也是「瀏覽型用戶」、「參與型用戶」、「小組型用戶」、「收藏型用戶」等行為分類。從純粹信息貢獻的角度說,貢獻內容的用戶自然會從社區中得到回報,但是單純的瀏覽也是參與。即使一個豆瓣成員的個人頁面一片空白,他的瀏覽行為也會對整個社區「群體的智慧」有所貢獻(比如對「豆瓣猜」)。挖掘這樣的貢獻並回饋給每個成員是豆瓣終極的技術理想。

習慣,不一定是對的。
不習慣,不一定是錯的。

只是,抗議聲浪往往會將是/非/對/錯給淹沒。

[摘錄] 社區化工具到工具化社區:豆瓣的乾坤大挪移

"自投羅網|魯公子的IT咖啡館":http://blog.donews.com/vincent0715/archive/2007/11/17/1228710.aspx

每個個體的存在的確是一個社區實體的組成,但是社區的存在並非由人們的感情維繫而支撐。試想,在real world中的人們對感情維繫的方式是什麼?仍然是一個個事件的穿插而形成。

因此,社區真正的存在構成仍然是信息——事件中真正蘊含的實體。社交的形態仍然體現為我們談話的內容,這就是信息流在社交中的作用。信息流在社交中是內容的賦予者,因此人的位置反而在宏觀來看成為了一個個標記,而信息反而是社交的實體。

當然,這並非取消了人的重要性,相反,對信息的篩選和需求乃至供給都由人來完成,由此,信息在人群中的動態流動,這才是社區存在的意義所在。信息的流動產生社區,而社區的大勢必將回歸人本。因此信息是基礎,而人本則是最終形態。

如果平台能夠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或者平台能夠激勵其使用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liability才會產生。社區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信息的liability。我們能夠將社區的交際進行下去,是因為我們將信息的liability置換為其提供者的liability。只有這樣,社區的誠信機制才有可能建立起來,人們間的關係才不會仍然鬆散。信息的價值成為社群性的粘合劑。

我的身份由這些item來標記,由我自己的軌跡來標記。這些標記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正在用一種客觀化的實物來定義自己,我們的profile會成為我們性格的身份證。

現在的豆瓣引入了類 twitter的廣播,引入了類del.icio.us的九點,引入了「去過哪」,引入了留言板。我們甚至可以從中發現這些功能在很多SNS中都有涉及。這個標誌著什麼?標誌著人們之間liability的建成,否則引入SNS的因素也不會產生集群效應;標誌著更多形式的軌跡可以成為用戶的身份證,這些比讓用戶填個生日填個愛好有效很多。

使用者 → 訊息 → 社群 → SNS

* 如何塑造使用者的 Profile/身分證?
* 如何激勵使用者提供有價值的訊息?
* 如何建立社群的誠信機制?
* 如何產生 SNS 集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