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關於GSeeker(G速客)的去向

"G 速客":http://www.gseeker.com/50226711/aegseekeriegeiec_150562.php

CW由於策略轉變,上月27號已經決定停止中文區的運作,並且這個決定已於本月5日正式生效。這倒並不是因為中文區虧了多少錢,相反,中文區的處境是不盈不虧。CW對中國互聯網的現狀及前景感到失望,於是將資金轉向其它項目上。

GSeeker從域名到內容,都歸CW所有,我帶不走。域名是CW註冊的,歸它所有理所當然;至於內容,由於我是CW合同成員之一,所更新的內容已歸CW所有。

我曾經問過CW可不可以單獨將域名和內容賣回給我或另一位感興趣的朋友,但CW開出的價格令我們掉了下巴。CW對GSeeker域名及內容的開價是20K,美元。我肯定是沒這麼多錢買了,但我也遠沒有想到我的blog竟然能值十幾萬人民幣。

我發覺在對著Google這幾年後,我自己再也沒有當初的激情了。要知道,能如此長時間寫同一個話題,足夠的激情是根本原因。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想再花如此多的精力和時間在blog寫作上,一方面是因為腰需要時間休養(我現在的腰病已好了95%以上,但畢竟儘量少坐才是根本解決辦法),

另一方面是時間上不允許。當然,如果光靠blog寫作能養家餬口的話,我倒是不介意一直寫下去。但現在的情況則剛好相反。我想,把時間花在更有需要的方面比如工作上,或許能減輕我這個就快奔三仍一事無成的人心裡的茫然感。

遺憾...

[好物推薦] 畫 prototype 的好工具 — Axure RP Pro

最近發現了一個不錯的軟體叫 Axure,可以幫助網站製作人(網站企劃、Producer、產品經理)畫 prototype,並產出 wireframe, spec 文件。

之所以會知道這個軟體,是有人在 wowTree 的部落格留言,我 google 了一下,才知道這個軟體在大陸還滿多人在討論的,淘寶、當當的 UED 部門都有在使用。

原來,留言的 Richard 是該軟體的台灣代理。很熱情的約我和工程師見個面、聊聊天,順便介紹 Axure RP Pro 這個軟體的操作。雖然,我在赴約之前,就已經上網去做了一些功課,瞭解這個軟體的用途/用法,但 Richard 進行 Demo 操作時,我還是邊看邊心裡暗幹:「 x 的,早點用這個就好了...」。

之前,在Yahoo!奇摩規劃服務,主管教我用 Word 畫 wireframe,但我怎麼畫就是不順手。還好,當時會用 Dreamweaver,於是自作主張用 html 來做 wireframe,不但可以充份表達,而且還能做互動連結,頁面的下方可以寫入 spec,工程師就可以看了頁面之後,直接參考底下的 spec,以便進行程式規劃。

不過,用 Dreamweaver 畫有幾個缺點,並非每個人都能上手,而且一做就會沉迷,會開始加上顏色、插入圖片。不僅花費的時間變多,而且還被視覺設計抗議:「我做得太多,限制他們的發揮空間...」。

後來,公司進行文件規格化,要求 wireframe, spec 之類的文件資料,必須放在公司內部網路,以便其他人參考使用,而且不怕哪天有人「不見了」,資料也跟著隨風而逝。

但是,這個文件規格化的要求,讓我自己吃足了苦頭。雖然公司內部網站的平台可以進行共同撰寫、共同編輯,但卻將 wireframe, spec 分離開來。我得東寫寫、西看看,把資料兜在一起。工程師得左看看、右瞧瞧,見樹不見林。

原本文件化的目的,是為了讓開發工作更順暢、文件可以留底,供日後改版參考。但真正實行之後,反而成了開發最大的絆腳石,後續的改版參考?屁啦!

最近一年,跟工程師合作開發自己想做的新服務--挖趣 wowTree。由於是要用 css + html 的作法,所以我改用 fireworks 這個影像處理工具「畫」wireframe,最後連 mockup 都自己搞定,省錢啊~

但是 wireframe 做成圖,唯一的缺點就是互動性不佳,不能點連結 (雖然可以寫 map area 的語法),也無法看互動的效果,在頁面溝通上有些卡卡的,只好依賴面對面的溝通講解 (強調一下,無論用什麼方式,都是需要溝通,只是花的時間多和少而已)。

「哎~ 如果能早一點發現這個 Axure,咱們 Producer 生文件就可以輕鬆一些...」我在安裝、試用了之後,對自己這樣說。

Axure 可以畫流程圖、畫線框,就像你在用 word、visio 一樣,而且還可以加入連結、表單的效果,就像你用 Dreamweaver 一樣,還有互動操作的效果,你根本不必學 AJAX 也可以做出一樣的效果,還能輸出成 HTML 直接進行 Demo,真是太~棒~了!

差點忘了提,Axure 還可以把註解在頁面的功能 spec,直接輸出成 Word 格式,PRD 文件都一次搞定,啊~啊~啊~我以前在做什麼啊~ (我還是想罵髒話)。

AxureMindManager 並不會讓我變得更聰明,但它們絕對是幫助我提升工作效率的好軟體。把時間省下來,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代理 Axure 的 Richard 很風趣,他說:我和工程師是在做「真的網站」,而他是專門做「做假的網站,以假亂真的網站 Prototype」。好的假網站,可以讓真網站的開發變得更順!

唯一的缺點,也是最大的缺點,它的價位太高了 (我又想罵髒話了)。

以下是我整理有關 Axure 的文章介紹及使用教學,如果有興趣,可以瞧瞧:

※ 本篇「非」廣告文章,純個人使用心得感想。

挖趣 wowTree 上線!

挖趣 wowTree 這個「私生子」終於在 4/12 上午 10:30 誕生了,就在我離職 (失業) 即將屆滿一週年的時候。

當初的一個想法,到現在的一個產品,從幻想到實現,模樣形體已經轉變了無數次,心情也隨之起起伏伏。

誠如之前在公司的時候,新服務上線總要表揚一下幕後人員,我也抱持著「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的心情來感謝:

* 感謝工程師 Jon,讓我體會兩人共同開發的合作模式。
* 感謝工程師 Awoo,帶我進入用 YUI 做 CSS 的境界。
* 感謝 Jungle,一直給我出怪點子。
* 感謝小范,協助我發想 logo。
* 感謝長輩,給我中肯的建議。
* 感謝小小柯,體諒爸爸一直關在書房沒陪他玩。
* 感謝蔡頭,包容任性的我,離職去追逐自己的夢。

還要感謝我認識的、不認識的朋友/網友,謝謝你們的鼓勵和打氣。

挖趣 wowTree 上線了,小樹苗能不能變大樹,還要一段時間的灌溉~


■ 關於挖趣

挖趣 wowTree 是一種新型態的資訊服務,可以協助你將鬆散的資訊組織成一棵一棵有結構、有關連性的主題樹。挖趣 wowTree 可以是你的:

* 書籤列表:將同性質的網站彙整條列。
* 網摘幫手:將同主題的網路文章摘錄集結。
* 搜尋記錄簿:將搜尋查找到的網頁資料保存參考。
* 事件懶人包:將事件的來龍去脈編輯整理。
* 共同創作社群:自建主題,邀請網友一同發表及評價。
* 愛好排行榜:自己決定排名順序,不被其他人左右。
* 私密交流空間:提供密碼保護,資訊不外漏。

善用挖趣 wowTree,發揮想像力,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摘錄] SNS的關鍵一步:從玩具到工具!Facebook有戲

"awflasher.com":http://www.awflasher.com/blog/archives/1225

Facebook也一樣,作為"維護"真實(線下)世界社會關係的輔助工具,Facebook提供的功能一定是以提高溝通效率,降低溝通成本為主,而那些Poke(打招呼)、Group(群組討論)、論壇閒聊(比如校內廣場)什麼的,統統都是次要的。畢竟,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還要為生計所奔波,哪有那麼多時間和紈褲子弟上網Poke呢:)

反觀另一些SNS網站,想方設法讓用戶"沉迷",和網絡遊戲幾乎沒有區別。且不論這些SNS網站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久而久之,最終一定會形成用戶疲勞。

我認為,SNS在中國,從玩具到工具,從Kill time(消磨時間),到Save time(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由於用戶觀念和用戶習慣的因素,還有一段路要走,

以前在做Yahoo!奇摩交友時,有一個「簽心心」的功能,原本的目的是要讓無法留言的人可以藉此表達心意。但演變到後來,大家把簽心心當成一種打招呼的方式,簽來簽去,但就是鮮少留言互動。

後來,還冒出了一位「心心王子」,他寫了一個互簽心心的程式,受到網友的熱烈歡迎,但也造成交友的負荷加重,最後被系統擋掉。

為此,不少網友還來抗議,因為這個程式讓他「省了不少時間」回簽。不過,當你的朋友知道這是由程式回簽的時候,不知道他們是作何感想?

[摘錄] ShareThis以「窄、寬、窄」,12名員工狂募4.5億資金

"Mr. 6":http://mr6.cc/?p=1505

ShareThis基本上是做一個可以插在工具列上面的「小小的綠色按鈕」,你可以用瀏覽器繼續欣賞其他的網站,一站又一站,一頁又一頁,咦,突然看到喜歡的文章,想馬上轉寄給朋友?只要將那個綠色小按鈕輕輕一按, ShareThis便將目前這一頁的URL,連同一個簡單的網站頁面畫面,直接送進朋友的電子郵件信箱中。從按下去到填表寄出,只需10秒鐘。

ShareThis是在蠱動你去填入你在外站的使用者名與密碼,以後ShareThis就可以直接使用你的外站帳號去寄信或分享。

對Feedburner來說,一邊抓住部落客,一邊抓住使用RSS reader的讀者。ShareThis更猛,它一邊抓住所有線上內容媒體(所有網站頁面都可以轉寄),一邊則抓住所有會使用email的人(現在有誰沒有email?)

ShareThis定位成「Copy and Paste」的提供者。

「窄、寬、窄」的意思是,從一個很簡單的主題開始,譬如「把文章用email寄給別人」,先站穩了簡簡單單的第一步(窄),產品也出來了。接下來,慢慢的將周邊的東西都慢慢掃進來(寬),一步一步的加料、加合作伙伴,就像龜兔賽跑的烏龜,慢慢做成一個更肥大的產品,到了最後,無論變得多肥大,它還是只推一個產品出去(窄)(也就是那綠色的小小按鈕),只是那綠色的小小按鈕,變得愈來愈強大,大到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競爭。這個綠色小按鈕有什麼了不起?一點也沒有,但它已經集合這麼多東西,量誰都無法與之匹敵了。

有趣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