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gle:
不滿? 或不足? 還是短缺?
找到需求位置 界定需求模式 一切便找到出口我到現在還是覺得馬斯洛真的很偉大
五大需求 三大狀態 道盡行銷一切明明大家都知道 做的時候就會變得很複雜 真是怪
需求是一切的起點和終點
■ 延伸閱讀
我寫,故我在。
Jungle:
不滿? 或不足? 還是短缺?
找到需求位置 界定需求模式 一切便找到出口我到現在還是覺得馬斯洛真的很偉大
五大需求 三大狀態 道盡行銷一切明明大家都知道 做的時候就會變得很複雜 真是怪
需求是一切的起點和終點
■ 延伸閱讀
■ 3/29 青年節拍的 by 蔡頭
■ 4/1 愚人節拍的 by 小柯
原本每個月18日都會記錄小小柯滿月的成長歷程,但因身體嚴重不適,以致於漏了1歲3個月的記錄,一直讓我耿耿於懷。所以趁這幾天的天氣比較好轉時,幫小小柯拍了幾張照片,就作為1歲3個月的留念吧!
■ 成長記錄:
* 會開始說「要」,而且會適時表達「要」、「不要」,雖然有時會亂回答。
* 活動力更旺盛,敢自己爬上沙發蹦蹦跳跳,但往往嚇到我和蔡頭。
* 聽到有節奏或音樂的廣告,會隨著起舞並簡單模倣動作。
* 喜歡穿上鞋子出去散步,帶到操場,喜歡撿拾小石頭、菸蒂,甚至狗大便...orz
* 出了臥房,會自己主動去關掉電燈;換完屁屁,會自己主動把玩具收好。
* 早上開始跟我們一起吃 vita-mix 所打的果汁,蔡頭有再添加數匙麥粉
* 睡前不必哄,半夜醒來啼哭的次數也變得很少
今天工作很忙、很茫、很盲,加上似乎又再次感冒,鼻塞、頭痛、暈眩、痠痛的症狀一一浮現。身心靈都感到非常非常的惡劣。就在此時,我腦中浮現一段旋律...
『當我死去的時候,親愛...妳別為我唱悲傷的歌...』
別誤會,我並不是真的想死,只是目前工作的內憂外患,讓我有點生不如死,若有所思,腦海浮出這首「歌」。就我所知,這首歌的歌名叫「歌」,徐志摩的詞,羅大佑的曲,我曾經聽過這首由羅大佑演唱的「歌」。由於時間有點久,我忘了歌詞,用搜尋引擎找到一個「野渡橫舟」blog,我才瞭解...
bq. 這首詩對中國學生來說,應該不陌生,因為徐志摩曾經把它譯成中文發表。這首詩所散發出來的哀愁氣韻,和徐詩的風格相近,很多人是因為喜歡徐志摩的詩,才認識這位英國女詩人:克莉斯汀娜.羅塞提(Christina Rossetti)。
bq. 克莉斯汀娜.羅塞提(1830-1894)是虔誠的英國國教福音教派信徒,一直在教會裡,擔任濟貧救苦的義工。因為信仰的差異,拒絕過兩次婚姻,從此便和母親以及已經是修女的大姐同住,過著隱居生活。有別於一般信徒對天堂淨土的嚮往,這首詩表達的卻是「天地悠悠,與草木同朽」的死亡觀。
bq. 不知道是怎麼開始的,這首詩常常被印在西式的喪帖上。收到這樣的喪帖,心情是複雜的,像是死者在安慰生者,又像是死者在催告人世間的恩怨情仇從此結束。
得知這首「歌」的創作背景後,讓膚淺的我在閒哼這首歌時,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英文原作:克莉斯汀娜.羅塞提(Christina Rossetti)
中文翻譯:徐志摩
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 當我死去的時候 親愛的
Sing no sad songs for me; 你別為我唱悲傷的歌
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 我墳上不必安插薔薇
Nor shady cypress-tree: 也無需濃蔭的柏樹
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 讓蓋著我的輕輕的草
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 淋著雨也沾著露珠
And if thou wilt, remember, 假如你願意 請記著我
And if thou wilt, forget. 要是你甘心 忘了我
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 我再見不到地面的青蔭
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 覺不到雨露的甜蜜
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ngale 我再聽不到夜鶯的歌喉
Sing on, as if in pain: 在黑夜裏傾吐悲啼
And dreaming through the twilight 在悠久的墳墓中迷惘
That doth not rise nor set, 陽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Haply I may remember, 我也許 也許我還記得你
And haply may forget. 我也許把你忘記
昨天約莫7點多,我還在公司,接到蔡頭的電話...
「今天晚上沒有要回娘家吃飯哦~」蔡媽媽有事,晚餐要自己解決
「是哦...那妳想吃什麼?」外食都吃膩了,實在不知道要吃什麼
「我剛剛有點想吃煎餃...」蔡頭想了幾秒,回了這句
「煎餃啊?那簡單...」我腦中浮現八方雲集之類的鍋貼專賣店
「除了煎餃...還想喝碗豬血湯...」蔡頭吞吞吐吐地說著
「哇靠~很遠耶!」我終於知道蔡頭想吃什麼了,那邊真的很遠...
「沒啦!沒啦!我只是想想而已啦...」蔡頭知道這是個奢求,連忙解釋
「我再看看路邊有什麼好吃的...」我掛上電話,還是不知道要買什麼
約莫8點多,我提了三包食物回到家裡...
「你買什麼?」蔡頭接了過來
「妳猜看看...」我示意蔡頭聞聞食物的味道
「不會吧...」蔡頭聞到香味,也知道我買了什麼東西
「老婆想吃,我當然要盡力達成啊!」我洋洋得意狀
下了班,全身疲累、精神耗弱,騎著摩托車,腦中一片空白,真的不知道要吃什麼。念頭一轉、心裡一橫,花了20分鐘騎到寧夏夜市,又花了30分鐘騎回中和。總共買了兩條沙拉船 ($40*2,招牌上面有馬英九的簽名)、兩碗豬血湯($35*2,傳統古早味)、兩份鍋貼($40*2,馥陽鍋貼)。
「好吃嗎?」我邊吃邊問蔡頭
「嗯!很滿足」蔡頭啃著沙拉船、喝著豬血湯,邊微笑邊點頭
我喜歡蔡頭,更喜歡蔡頭的微笑 🙂
最近蔡頭迷上一部日劇「女王的教室」 (緯來日本台 pm8:00),我下班回家通常八點多,只能邊扒飯邊看這齣日劇。
這部日劇非常陰沉 ( 相關介紹1、相關介紹2 ),跟恐怖家庭醫學一樣,是從負面點題,劇中演員的演技和場景的效果有時讓我和蔡頭看得背脊發涼。
看完第一集時,最後的片尾引起我和蔡頭的好奇...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片尾?』
(影片下載)
我和蔡頭一致認為,這是用來讓觀眾做情緒轉移之用。看到劇中演員笑咪咪、活潑快樂地跳著舞,一切都是在演戲 (劇中、片尾)。這段情緒轉移的片尾,也成為我和蔡頭收看該日劇時,無論如何必看的橋段。
大家都能猜想到,這部「女王的教室」不會一直陰沉下去,就像民視「意難忘」一定會有一個圓圓滿滿、振奮人心的大結局。只是,這部日劇用這樣的片尾呈現,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讓觀眾入戲很深,固然可以保持收看黏度,但讓觀眾適時做情緒的轉移,也是內容提供者的責任。電視台報導燒炭、臥軌的自殺新聞,應該多少報一些社會光明面的消息,否則隔沒幾天,一定會冒出不少仿傚的案件。
「爸爸~」小小柯看到我下班回家,撒嬌地叫著我
「柯威辰,爸爸回來囉!」我捏了捏小小柯的臉,心滿意足
小小柯和中華職棒是我下班後,情緒轉移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