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稿 ing

Dear 小小柯,

爸爸最近在忙其他事情,隔了半個月才又開始寫 blog。不過,你看不出來,因為文章的發表時間是可以改的,寫這篇文章的真實時間是 5/16。

在爸爸忙東忙西的同時,心裡總是會想到:「啊…blog 又一天沒寫了…」、「明天有空再寫好了…」、「過幾天一定來寫…」

就這樣,一拖就拖了半個月,實在不應該。

每當我在跟你「說教」的時候,我內心也會同時問我自己:「要求你的這件事,我可以做得到嗎?」

就「堅持、努力」這件事,爸爸做了不好的示範。雖然你不會知道,但爸爸還是要向你承認錯誤,而且爸爸一定要繼續寫下去,這是我對媽媽、對你許下的承諾。

共勉之

偶爾還是會拖稿的~ 爸爸

五一勞動節,我為什麼沒放假?

Dear 小小柯,

幾天前,你和我有以下的一段對話…

「爸爸,為什麼五一勞動節要放假?」你問
「因為要慰勞辛苦的勞工,所以當天放假…」我答

「那一天我會放假嗎?」你問
「不會,因為你不是勞工,你是兒童、你是學生。」我答

「那一天老師會放假嗎?」你又問
「不會,因為老師不算勞工,老師放的是教師節…」我答

「你那一天會放假嗎?」你再問
「不會,因為爸爸天天在放假,爸爸現在是全職在照顧你…」我答

「那你都在家裡做什麼?」你還問
「做家事啊~ 整理打掃、準備午餐、點心、晚餐,有時看電視、看書、上網…」我答

「那你以後會去工作嗎?」你深入的問
「會呀!不過,要等你升上小學三年級之後,爸爸就會去工作了!」我答

「那我們會沒有錢嗎?」你繼續問
「不會啦!媽媽留的錢,和爸爸之前工作賺的錢,夠我們生活很久了~」我答

「那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你就送我去安親班,或是我自己一個人在家…」你說
「嗯,那就再看看囉!」我摸著你的頭,笑著回答

懂事又貼心的兒子啊~ 不要擔心錢的這種事。我們家什麼都不缺,就缺媽媽不在家。只要咱們省吃儉用,錢不會不夠用的啦!

當時,媽媽在做各種治療時,因為要花費不少醫療費用,有人關心的問爸爸為什麼不去工作賺錢,反而選擇照顧媽媽?

記得我當時回答:「我不希望為了工作賺錢,而把太太交給看護照顧,變成我無法好好陪伴她,這樣我一定會後悔一輩子的…」。

這樣的想法,也適用目前的你。

你還小,沒有媽媽陪伴,爸爸不希望為了工作賺錢,而把你交給安親班照顧。爸爸希望能夠每天送你上學、接你放學;陪你寫功課、教你懂事理;帶你逛大街、吃美食、做運動。

這是用錢也換不來的。

所以,爸爸是媽媽,媽媽是爸爸,我的生日是八八節,記得寫卡片給我喲!

愛你的~ 爸爸

要有自信,但不要自大

Dear 小小柯,

爸爸和媽媽都非常喜歡看「真人實境」的電視節目,裡面的參賽者都一副志在必得的表現,有時讓我們好佩服,有時又讓我們好吐血。

有些參賽者「說的比做的好聽」,常常把他的豐功偉業掛在嘴邊,但表現出來的行為,或交出來的成果,卻是慘不忍睹。最後得勝的,往往是那些惦惦吃三碗公的人。

有自信很不錯,但「說」和「做」要一致,否則就是自大、自負、自欺欺人。

相較之下,爸爸是屬於比較沒有自信的人,因為我不喜歡「過度承諾」,沒做過 or 做不到的事情,我只會說「試試看、再想想看、日後再說…etc」。

我很弱?對。
我做不到?不對。

遇到事情,爸爸真的會去試試看、想想看,但不是空口說白話、說大話。爸爸這樣的行為,或許在別人眼中,是比較沒有自信、行為龜縮了一些,但心裡比較踏實。因為爸爸不期求當大官、做大事、賺大錢,只求做好一件事。

想的多、說的多,並不是壞事,但你得能夠做出來,否則終究一事無成。

切記。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 爸爸

爸爸也會海鮮煎餅!

Dear 小小柯,

今天中午,爸爸煮了一道「海鮮煎餅」給你吃,還不賴吧?

之前,咱們去吃韓國料理,你對它的海鮮煎餅讚不絕口,當時爸爸就想要自己在家裡煮這一道,因為「感覺不會很難」。

就這樣,爸爸買齊了食材,看了一些料理食譜,上網找了一些資料,還看了型男大主廚的影片示範,就開始了料理實驗…

因為是第一次做,步驟亂七八糟,直接看成品~

■ 煎餅正面

 2012-05-03_152646

■ 煎餅背面

 2012-05-03_152455

就像型男大主廚的詹姆士說的:「剩菜剩飯都可以放進去…」。爸爸的煎餅確實是個大雜燴,但保證都是健康、新鮮的食材。

呃…由於是第一次做,所以不敢放太貴的食材在裡面,所以只有四隻切段的蝦子,其他都是蔬菜,所以叫它「蔬菜煎餅」比較正確啦!

不挑食的你,一直稱讚煎餅好吃,讓爸爸很得意哦!

海鮮煎餅,成功!

會繼續努力的~ 爸爸

爸爸也要 DNR

Dear 小小柯,

如果有那麼一天,爸爸生了重病、無法救治之時,請不要再給我任何積極的治療或急救,也就是 DNR (Do No Resuscitation) ,讓爸爸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然後平靜的離開。

我知道,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大家無非想要抱著一絲希望「試試看」,不過如果做了急救,最後只是苟延殘喘,不僅病人痛苦,還會連累周遭的親人。

媽媽就是一個例子…

外公說,媽媽很勇敢,在接受多種的積極治療 & 承受長期的痛苦之後,自己決定用「安寧緩和醫療」作為她生命的終結方式,這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媽媽放棄積極的治療方式,並不是她想要放棄我們,反而她是非常的愛我們,但她不想再讓我們一起陪著她受苦。

「我好想跟你們一起過年…」

當時媽媽躺在病床上,跟爸爸說了這句話之後,就哭了起來。爸爸知道媽媽有多麼渴望想要活下來、想要好好的陪我們,但一身孱弱的病體,讓她不得不選擇 DNR。

爸爸跟著媽媽走過這一遭,我可以代替媽媽說:「不後悔選擇 DNR」。安寧病房的醫生、護士讓媽媽得到非常妥善的照護,最後可以沒有痛苦、保有尊嚴的離開,我由衷的感謝。

也就是有過這樣的經驗,讓爸爸可以坦然面對死亡的來臨。不過,爸爸還是怕死,不是怕離開這個世界,而是怕離開你。

快樂渡過每一天,坦然面對最後一天。

一定要陪你很久的~ 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