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然出版社的日子 – TOP 編輯部

上班第一天,辦完新人就職的手續之後。我來到「TOP 編輯部」報到,主編「超人芳」一一向我介紹編輯部的同事,以及各自的工作職掌。

編輯部的編制

  • 主編:1 名,負責統籌整本雜誌的編務工作及出版行程,決定雜誌內容的編排順序(落版)、盯進度、校對稿件、校對藍圖,跟協力部門溝通聯絡…
  • 文編(文字編輯):1~2 名,主要負責漫畫稿的內容製作,部分的單行本。
  • 企編(企劃編輯):1~2 名,主要負責企劃稿的內容製作,部分的漫畫稿、單行本。
  • 協力部門:打字組、貼稿組、美術部、印務部、版權部、責任編輯部…。

在《熱門少年 TOP 周刊》裡面,主要有:日本漫畫稿、國人漫畫稿、企劃稿、廣告頁。

日本漫畫稿

我原本以為可以欣賞到日本漫畫老師的手繪原稿或是掃描原稿,沒想到我們是拿日本空運寄來的漫畫雜誌,直接作為漫畫稿件的素材。

▲本圖擷取自《爆漫王》© 集英社

編輯部每週都會收到兩本來自日本集英社《少年 JUMP》的樣書(還沒在市面上販售),其中一本會在編輯部傳閱,大家會搶著看這一期什麼新連載,以及各個連載的最新內容,。雖然都是日文漫畫,讀漢字 + 看圖猜故事就可以大概知道劇情內容。

另外一本,我們會將它「拆開」,封面交給主編,有在《TOP》連載的日本漫畫作品則會交給各自負責的編輯,剩下的則是歸檔存查。


▲日本漫畫雜誌稿,日文對話。

每隔固定時間,外包的日文翻譯會來交翻譯稿,編輯人員會將最新的日本漫畫稿交給翻譯,並確認交稿的時間,如果稿子是同步連載那就馬虎不得,弄不好會開天窗啊~~~

國人漫畫稿

這個就可以親眼看到台灣漫畫家的手繪原稿,「責任編輯」會將漫畫家的稿件交到編輯部。而這個「責任編輯」的角色,就像是《爆漫王》裡面的「服部 哲」。在大然出版社,責任編輯並不隸屬於編輯部,而是一個獨立的單位。


▲本圖擷取自《爆漫王》© 集英社

國人漫畫的稿子,通常會在原稿上黏貼一張「描圖紙」,除了可以保護原稿,作者還會在上面寫上對白及狀聲字。


▲本圖擷取自《爆漫王》© 集英社

通常,國人稿都是同步連載,並不是為了跟上時事腳步,而是國人漫畫的產出速度比較慢,即使一開始有積稿,之後也會因為作畫太慢、助手落跑、掰不出劇情…之類的問題,而開始瘋狂的拖稿。總是要跟漫畫家三催四請,通常在編輯部截稿的當天才會交稿。

企劃稿

非漫畫單元的內容頁,統稱企劃,大致分為「固定企劃」及「特別企劃」。

固定企劃,泛指封面、目次頁、下期預告、作者的話(漫畫老師的每週留言)、編者的話(編輯部的每週留言),也就是固定會出現在每期雜誌的企劃內容。

特別企劃,簡稱「特企」,通常是為了推廣某一部連載中的漫畫而做的企劃。如果日本雜誌本身有做該漫畫的特企,台灣要拿來用的話,需要向日方提出申請,通過才能使用。如果台灣自己要幫日本漫畫做特企,因為會用到日本漫畫的圖,所以做好之後的稿子(完稿),也要向日方提出報備,通過才能刊登。

aa
▲本圖擷取自網路,《ONE PIECE 海賊王》特別企劃 © 集英社

廣告頁

廣告頁,除非是贊助商的廣告刊登(通常是封底頁 or 封面內頁),否則大多是用來填塞落版之間的空檔。

每次連載的漫畫單元,通常是左起左結( 1p 刊頭頁 + 18p 漫畫頁),所以兩部漫畫單元之間,就會用廣告頁來填塞(右頁)。廣告的內容,大多是漫畫單行本的發售消息。

說實在,我也不是第一天就搞懂這些事情,做中學囉~

我在大然出版社的日子 – 面試

1997 年 8 月,退伍後不到一個禮拜,爸媽就載著我及行李來到台北,拜訪住在三重的姑姑,姑姑幫我找到同巷子的一間頂樓加蓋,房租非常便宜。

隔天上午,姑丈開車載著我在三重市、台北市四處繞,介紹交通及地標。下午,託運的機車寄到了,我領了車,就逕自一個人看著地圖騎去位於台北縣三重市光復路一段130巷1號的大然出版社,因為明天要面試,我得先確認一下路線。

面試的時間到了,我來到大然門口的警衛室,表明我來找出版社的林部長。被人帶到會客室,填寫公司制式的人事資料之後,林部長進來跟我「聊天」。

他已經先從呂社長那邊知道我的來意,他問我想在大然從事什麼工作?我說我不清楚目前出版社裡面有什麼職缺,不過我希望先從「編輯」做起,先瞭解漫畫的製作流程。

談了大約半小時,呂社長也進來了,笑咪咪的跟我打招呼,林部長跟他說我想先從編輯做起,他驚訝的看著我。原來,他原本希望我去社長室當特助。啥?

呂社長想了想,跟林部長說:「那就讓他去 TOP 吧!你跟 ○○ 說一下。」接著,呂社長說他現在有空,想帶我去公司裡面繞一繞。

就這樣,我被呂社長帶去每個編輯部,介紹每個編輯部的業務內容,跟每個主編打招呼。最後,來到「第一編輯室」的 TOP 編輯部,這裡是負責《熱門少年 TOP 周刊》的地方。

 

主編「超人芳」已經知道我這個新人即將在明天報到,指定一位資深編輯負責帶我編務上的工作,要我明天直接找他,會安排工作給我。

跟同事打完招呼之後,呂社長帶我到社長室,又送了我一本書,笑咪咪的對我說:「大然是個一直在學習、成長的公司,歡迎加入!」

之後,我來到人事部,人事主管跟我說:「雖然社長沒有表示意見,不過你寫的希望待遇是 $26,000 元月薪,但你做的是 TOP 編輯工作,這樣的薪水拿得太高,我們這邊的編輯起薪不到兩萬…。薪資保密,你不能跟同事說你拿多少薪水…」

啊…我完全不知道出版社的薪資結構,想說一個月做 26 天,一天 $1,000 應該還算 OK(之前去鐵工廠打工,一天也有上千元)。

沒想到,我的薪水拿得太高了,這時也才知道呂社長為什麼對於我想去做編輯感到驚訝。或許是「大材小用」,也可能是「高薪小用」…

「呂社長,真抱歉!不過,我會努力表現,讓你覺得我領這樣的薪水是值得的!」離開大然出版社,我在內心這樣期許著自己。

明天要上工囉!

我在大然出版社的日子 – 當兵

新兵訓練之後,我來到抽籤的單位,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銜接訓練。在此時,當過兵的哥哥要我「隱藏」會畫畫的事情,因為如果被選為政戰兵,將有畫不完的圖、搞不完的文宣。

聽從哥哥的建議,我在技能上只寫了「電腦操作」,結果被分發到旅部當後勤文書,有比較爽嗎?沒有,因為有打不完的資料及文書作業。

菜鳥的時候,部隊的勤務很多,只有在休假的時候,回家上 BBS 的漫畫板,看看大家在討論什麼,也上網搜尋與台灣漫畫相關的任何資訊,希望當兵的這段時間不要跟漫畫脫節。

老鳥的時候,很多打雜的事情都不用做了,有很多零碎的摸魚時間,我從家裡帶來不少企管書籍,一有時間就躲到寢室看書,連上的長官都說我是模範老兵。

退伍前一個月,我寫了一封「毛遂自薦」的求職信給大然出版社的呂墩建社長,表達我對台灣漫畫的想法,以及想去大然工作的意願。

一個禮拜後,我收到呂社長的親筆回信,除了歡迎我來大然工作,也希望我多充實自己,還送了一本書給我。

爸媽!我用漫畫找到工作了~

我在大然出版社的日子 – 大學

大一上學期,必修的國文老師要求我們分組做主題報告。

三男三女組成一個小組,大家暢談想做的主題,我提出「台灣漫畫」當研究主題的構想,大家在想不到更好的主題之後,一致通過。

台灣漫畫歷史

看漫畫,我很有經驗,但研究就是外行人了。不過,藉由這次的機會,得以去拜訪《台灣漫畫40年初探》的作者洪德麟先生,能跟這位台灣漫畫文化研究者請教,讓我受益良多。

學期末,我們以「台灣漫畫之戀」為主題,上台報告研究心得。講「研究」很心虛,實際上是以洪德麟先生的著作為主軸,然後再蒐集相關的媒體報導,拉里拉雜集結而成。

大一下學期,因為畫畫的才能,入選系學會的文宣股股員;大二時,直接當選文宣股股長。文宣股是幹什麼的呢?就是畫海報、做傳單。

會畫畫的人,到哪兒都是淨幹這些事…

台灣漫畫產業

大四時,必修的企業政策老師要求我們分組選一個台灣產業 & 選一個產業內的公司做研究報告。

四男一女組成一個小組,由於我們同組的男生都是愛看漫畫的「漫迷」(那時並沒有宅男這個名詞),所以想要以台灣的「漫畫產業」當作研究的主題。

至於產業內的公司,原本想找以少年漫畫稱霸台灣的「東立出版社」,但是對方拒絕我們的拜訪。沒想到,「大然出版社」卻欣然接受我們的邀約。

某天,全組懷著興奮的心情來到當時位於三重市的「大然出版社」,接受採訪的是當時的總編輯「鄭國興」先生。

在訪談的過程中,出版社的呂墩建社長經過,看到我們一群學生在做訪談,隨口問我們是讀哪個學校的?當他知道我們是讀「企管系」的時候,他訝異的坐了下來,加入了訪談。

原來,通常到大然做訪談的學生,不是漫畫社團,就是大傳 or 美工科系,他第一次聽到有「企管系」的學生來做訪談,而且是要研究台灣的漫畫產業,他覺得非常有趣,開始自顧自的侃侃而談他對漫畫、對漫畫家、對漫畫出版社的想法。

談什麼內容我已經模糊了,我只記得在跟呂社長聊完之後,換我們覺得訝異,他用許多新穎的觀念在經營漫畫事業,而不是僅僅是單純的代理與出版。

在大學畢業之前,我已經決定--我退伍後,要去大然出版社工作!

我在大然出版社的日子 – 高中

高中一年級的時候,憑著一點點畫畫的才能,我擔任班上的學藝股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室後面的壁牆佈置及壁報比賽。

那時,班上也有一位會畫畫的同學,他的功力遠遠在我之上,我們常常聊漫畫及繪畫的事情,也一同做壁牆佈置及壁報比賽。不過我們兩個都只是交差了事,畫畫只是小小的興趣而已。

高中的空閒時間比較多,那時已經有「漫畫便利屋」,我常坐公車到市區的「漫畫便利屋」買漫畫,而且只買台灣漫畫家創作的漫畫,我想用實際行動支持他們。


▲作者:阿推


▲作者:鄭問

記得在高三的時候,市面上出現了《少年快報》,裡面集結了日本各大漫畫雜誌的精彩作品,風靡不少的青少年,但我並不是其中一員。

從《歡樂漫畫半月刊》當中,我深切瞭解漫畫家創作的辛苦,既然是盜版漫畫,所以我當時連看都不想看。我寧願省錢買正版授權的漫畫,也不想肥了這些盜版的出版商。青春期的反骨?或許吧~

升高三了,讀書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