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TOP 編輯部的同時,我被召集加入一個新的團隊,這個團隊的成員有漫畫責任編輯、美術編輯、企劃編輯,團隊被賦予的重大任務是:改造 TOP 周刊!
改造?
主導團隊的是大然副社長,她希望團隊成員跳出框框,仔細思考如何將 TOP 從頭到尾改造一番,能有別於當時的漫畫雜誌。
面對這個「難題」,我日也思夜也思,從自己的角度、從讀者的角度,寫了好幾個想法。終於,來到團隊開會的那一天…
改造 TOP 提案
一開始,團隊成員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些重疊、有些雷同,大家彼此點頭支持。接著,副社長提出她的想法:把 TOP 變大!
變大?
原來社長、副社長早就有了共識,他們想把 TOP 尺寸變大,讓它在超商書架上更「突出」、讓它的內容畫面更有張力。
除此之外,還希望打造「大然」這個品牌,讓「好漫畫 = 大然」這個印象深植於讀者內心,所以 TOP 裡面要有更多的國人創作,但是故事漫畫需要長時間蘊釀,所以副社長希望由團隊來創作「企劃漫畫」。
企劃漫畫?
社長以《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為例,不是由漫畫家一個人統籌全部,而是將「劇本構思」與「畫面創作」分開,各司其職、加速生產。
而劇本的構思素材,最好結合目前讀者的興趣喜好、流行文化、吃喝玩樂…,一回的企劃漫畫約用 4 頁~ 6 頁來表現,一次完結。
開完會之後,團隊成員面面相靦,震驚 (Shock) 的成份是有,但徬徨失措的成份居多…
改造的質疑
我認為,TOP 變大不如變厚,讀者要的是便宜大碗又超值,盡情享受看漫畫的樂趣,也無怪乎日本的漫畫雜誌一家比一家厚,印刷普普還糊糊,看完就借人分享或丟在地鐵車上。想收藏漫畫?請買印刷精美的單行本。
漫畫雜誌跟連續劇一樣,應該提供給讀者的是「感覺的滿足」(等了好久,終於看到劇情的後續發展),讓讀者深陷其中、一期一期一買再買。如果,一旦感覺不滿足,就會中斷讀者的收看情緒,變成斷斷續續才買、偶爾買、很久才買,乾脆不買了。
變大,能提供「感覺的滿足」嗎?我質疑。
企劃漫畫的立意是正面的,讓漫畫家不要卡在劇情的發想,浪費了作畫的時間。不過,只用 4 頁 ~ 6 頁來表現,而且呈現的是資訊性質的漫畫內容,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及認同嗎?
我認為,漫畫就跟電視劇集一樣,分為「連續劇」和「單元劇」。
連續劇是一集接一集,在高潮起伏的關鍵時刻出現「下集待續」,我們看的長篇漫畫都是屬於這類型的連續劇,通稱為「劇情漫畫」、「故事漫畫」。
單元劇是一集卡一集,人物角色、時空背景可以共用,但是每一集劇情的起承轉合是快速完結,簡潔俐落、不需多餘舖陳,《名偵探柯南》、《哆啦A夢》都屬於這類。
不論是連續劇還是單元劇,讀者可以對劇情內容產生共鳴,可以對漫畫角色投注認同,但是以呈現資訊內容為主的「企劃漫畫」,讀者接收到的只是 4~6 頁的資訊,就像是收看電視時的一則廣告。難道你看電視是為了看廣告嗎?
除非,你能把廣告拍得很好、很有劇情、很有梗,比如這部《客家好愛你》:
以週刊的資源消耗程度及人員編制,絕對是做不出這樣的水準。
團隊成員私下交換了意見,認為副社長的提案並非不可行,但是這樣的改造能達成目標嗎?還是自己喊爽的而已,我們沒有答案。
不過,不試試看,怎麼會知道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