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室如灶腳

灶腳是台語,即「廚房」的意思。

通常,這句台語俗語應該是「去醫院,好似走灶腳」,意即去醫院看病拿藥,好像在家走去廚房那麼的頻繁。

不過,對蔡頭的狀況而言,應該改成「去急診,好似走灶腳」…

打從八月開始,我們便開始到急診室掛號,然後請主治醫師來抽腹水。但是隨著蔡頭的狀況惡化,半夜來急診室報到已經是家常便飯。

急診檢傷分類的護士認識了我們;
急診掛號的櫃台小姐認識了我們;
急診的護士認識了我們;
急診的醫師認識了我們;
急診的外科手術護理師認識了我們。

多認識人是好事,但跟醫院的人熟識,那就是非常糟糕的壞事了…

腹脹 → 嘔吐 → 難耐 → 決定掛急診 → 排隊 → 檢傷分類 → 蔡頭躺病床 → 我去櫃台掛號 → 廣播叫號碼 → 醫師過來病床看診 → 超音波掃描 → 填寫手術同意書 → 護士準備手術器材 → 醫師 / 外科護理師進行腹部引流手術 → 腹水快抽滿一瓶 → 呼叫護士 → 護士更換真空瓶 → 腹水流量變小 → 幫蔡頭移動身體,讓殘餘腹水流出 → 腹水流量變水滴 → 通知護士 → 醫師 / 外科護理師將腹部的針頭拔除 → 護士消毒包紮 →休息 → 拿藥 → 離開 → 回家。

我已經忘記重複做了幾次這些事情,只知道家裡的醫院收據疊得愈來愈高…

2010 年 10 月初

今天又是凌晨來掛急診,不過掛到一個我之前認為在急診室非常打混的醫師。算了,反正抽腹水不是由他處理。

當蔡頭在抽腹水時,這位醫師把我叫了過去,拉我到一旁…

「你太太的狀況很不樂觀,你知道嗎?」醫師說
「我知道…」我們當時還抱持著很樂觀的態度在做物理治療

「根據我的判斷,你太太撐不過三個月,你要有心理準備。」醫師說
「嗯,我會的,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可能陪伴她…」我點了頭,示意道謝

三個月?真的假的…我不相信!

2010 年 11 月

因為蔡頭最近的腹水愈來愈來抽,急診室的醫師 / 外科護理師說蔡頭腹部的體內組織已變成一區一區,抽腹水狀況變得複雜。有時候,扎了針抽不到腹水,蔡頭必須多捱好幾針;有時候,抽到了腹水,但抽不滿一瓶 (500c.c.) 就抽不到了,但蔡頭明明還腹脹難耐。

抽腹水的針頭並不是打針的細針,而是有點粗,因為腹水裡有組織殘屑,太細會堵塞。蔡頭每次都是忍著痛在扎針,因為她知道抽掉腹水,就可以舒坦、就可以吃下東西了。

急診室裡面,有位通常一針就可以順利抽出腹水的外科護理師,每次遇到他來處理,蔡頭總是份外安心。有一回,蔡頭被急診室的另外一位外科護理師扎了八針才抽到腹水,痛得蔡頭當場淚流不止。

之後,每次蔡頭想要去掛急診時,蔡頭總是要我先去看一下今天輪班的外科護理師是誰,如果不是那一位高明的外科護理師,蔡頭寧願忍受不適,就是要等到他的輪值時段。

不過,急診室是有管制的,有時候外頭看不到當天是誰在輪值。有一天,某位護士看到我在東張西望,問我在做什麼,我跟她表明來意,她馬上去翻了翻當週的輪值表,告訴我那位高明的外科護理師最近的輪值時間,還要我以後別那麼累,直接來問她就行了。

2010 年 11 月 17 日

但是,那位護士也不是全天候在急診室,恰巧之前在婦產科打化療時,遇到了副護理長,她跟我們聊了一會兒,還留了手機號碼給我,需要幫忙時可以打給她。

依我的龜毛個性,我不喜歡麻煩別人,總覺得這樣會給別人帶來困擾。不過,為了蔡頭,我豁出去了!晚上 11 點多,我寫了一封簡訊給她:

副護理長您好,我是病患蔡△△的先生,有一事相求。我太太的腹脹依舊,每隔幾天都要去急診室抽腹水,不過她的肚子愈來愈難抽,有一次戳了八針才抽到。

急診室裡有一位「◇◇◇」護理師通常一次就成功,但人員值班時間不定,我太太腹脹難耐時,很想去急診,但又怕多挨針,心裡的壓力很大。所以想請教您是否能提供該位護理師在十一月份的值班時間表,以便讓我太太少挨針,又能緩解痛苦。不情之請,非常冒昧。

等了半小時,我沒收到回訊,想說這樣的要求應該是太為難人家了。凌晨兩點多,我的手機響了起來,是副護理長打來的!副護理長直接告訴我該名護理師的值班時間,還要我不用客氣,有問題就找她。

2010 年 11 月 21 日

終於是◇護理師的班!果然一次就抽到腹水,但水量只有 780 c.c.。

2010 年 11 月 25 日

凌晨五點,蔡頭腹脹背痛,醫師檢查又沒有腹水,只能止吐、止痛(嗎啡)。

晚上九點多,蔡頭說她的背部又痛了起來。撐到十點半,還是決定掛急診,還好是◇護理師的值班時間。

2010 年 11 月 30 日

凌晨一點,蔡頭腹脹又背痛,但腹水只抽出四百,醫生對我搖了搖頭。我苦笑說,我知道不樂觀,目前能讓蔡頭有舒緩的感覺,就很好了。

凌晨兩點,離開醫院急診室,到 7-11 買了關東煮細粉在店內吃,這已經變成最近的慣例,夫妻倆在寒夜裡一同享受這溫暖的宵夜。

份外滿足,份外心酸。

晚上七點,,蔡頭突然吐了,讓原本虛弱的她,又更加的不舒服。洗完熱水澡,舒坦了一些,不過還是決定到急診打針,否則愈拖愈晚,狀況會更加混亂。

---

對於急診室醫護人員的辛勞及「視病猶親」的態度,除了感謝還是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