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走過,就得留下痕跡…

Dear 小小柯,

2010 年九月底,在媽媽的同意下,爸爸買了一台智慧型手機 Samsung Galaxy i9000,因為當時常常跑急診、住醫院,有一台能上網的手機,可以查資料、讀新聞、看影片,另外還能拍照、錄影、寫日記。

還好買了這一台手機,爸爸得以記錄下媽媽最後幾個月的身影及事情。

陪伴媽媽最後的那半年,是爸爸經歷過最痛苦的一段時光。現在的我,只想記住媽媽的美麗笑容和健康模樣,不願再回想在病房渡過的日子、不願再看到媽媽病容憔悴的照片。

但是,爸媽與病魔對抗的這個過程,我希望讓長大後的你知道,有健康的身體、正確的人生態度,比萬貫家財還來得重要。

所以,爸爸決定將之前記在手機裡面的日記重新整理,寫在 blog 裡面。這是一段晦暗、痛苦,充滿悲傷的故事…

希望你健康一輩子的~ 媽媽 & 爸爸

兒時回憶~ 妙手小廚師!

Dear 小小柯,

咱們看了一集 TiVo 錄的「妙手小廚師」,雖然是日文發音,但還是非常好看!

這部漫畫,爸爸在國小三年級時就看過了,而且之後還租了動畫錄影帶來看,真的是一部很經典的料理漫畫作品!

爸爸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咖哩飯」的對抗,對手的餐廳人潮一直絡驛不絕,沒想到廚師竟然在咖哩裡面摻入令人上癮的有害材料。

這部漫畫的作者是「寺澤大介」,近期最轟動的作品應該是「將太的壽司」,爸爸也有買,不過只買了 1~12 集(總共有 27 集)。

爸爸印象中的料理漫畫,好像就以下幾部:

  • 妙手小廚師/寺澤大介
  • 將太的壽司/寺澤大介
  • 中華小廚師/小川悅司
  • 炒翻天/西条真二

除了「妙手小廚師」,其他三部漫畫我們家都有買(但不齊全)。料理漫畫必須架構在一定的真實基礎之上,所以可以增長見聞,相信你以後會愛上這些作品。

一起看漫畫吧!

愈看愈餓的~ 爸爸

都是雞排惹的禍…

Dear 小小柯,

這幾天有這麼兩則新聞:

小六女童天天光顧雞排攤 引尿毒症須終生洗腎 @ NOWnews

該名國小六年級女童,每天下課後都會瞞著媽媽到學校附近的鹽酥雞攤位購買高熱量炸物,且1星期竟高達5次,長期下來導致腎臟無法負荷,但腎臟病初期屬隱匿性,加上女童年紀太小,無法察覺身體已有異狀。

近日女童感冒前往診所看病拿藥,女童卻在吃藥後感到噁心、嘔吐、水腫,最後引起尿毒症呈現昏迷狀態,母親趕緊將她送往醫院急救,該女童經過醫院檢查發現,肌酸酐已嚴重超標,經過治療女童已經恢復意識,但是腎功能無法恢復,導致女童必須接受終生洗腎…

幫老師買雞排 男童遭車撞救回 @ 中央通訊社

就讀國小六年級的江姓男童走路到距離安親班300公尺遠的雞排店要買雞排,不料卻遭轎車撞上… 男童母親表示,兒子是獨生子,從小不曾讓他獨自過馬路,安親班老師卻叫兒子外出買雞排,在途中發生車禍,她痛批安親班明顯疏失,安親班坦承疏失,也向家長道歉。

警方表示,男童缺乏路權觀念,任意穿越馬路,當時站在路中間,被對向車子擦撞…

雞排真機掰,雖然是一句髒話,但爸爸還是忍不住要罵出來!

雞排這種東西,不是不能吃,但絕對不要常常吃,咱們久久吃一次就好了。你想吃炸雞跟爸爸說,咱們一個月吃一次肯德基,千萬不要私下偷偷買來吃!

買雞排跟被車撞基本上沒關係,只是這位安親班的老師太白目,想吃就自己去買,沒空卻叫學生買,學生找伴一起買,結果發生這場雞排意外…

老師行為錯誤,固然要嚴厲譴責,不過小六生還不會過馬路,那也太……

爸爸現在每天接你上下學,但過馬路時,偶爾會要求你自己過看看,爸爸則是跟在後面,以防萬一。不趁早訓練你生活自理,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小小一塊雞排發人省思…

真機掰的~ 爸爸

身體破病中…

Dear 小小柯,

身體如果有狀況,它其實會發出訊號的,只是你有沒有仔細傾聽。

約莫在十月下旬,爸爸覺得胸悶,吸氣吸不滿、呼氣呼不順。跟中醫師反應,他說沒有把到脈象異象,不過還是有開藥方調理。

十一月上旬,左耳覺得悶悶的,好像有東西罩住,洗完熱水澡感覺會好一些。跟中醫師反應,他這回把脈有發現肺有焦火上升,針對此脈象開了藥方調理。

過沒幾天,左耳愈來愈悶,連右耳也開始悶,洗完熱水澡狀況沒改善,心裡有些擔心。於是去看了耳鼻喉診所,醫師說是感冒造成積液,塞住了耳咽管。

感冒?我沒感冒啊!發燒、流鼻水、打噴嚏都沒有……

「我這樣會耳聾嗎?」我忐忑的問
「不會啦!目前看來只是耳膜被積液包覆住,應該會很不舒服…」耳鼻喉醫師說

「多久會好?」我又問
「要看積液消退的狀況而定,吃三天藥,一週之後再來複診。」醫師答

去耳鼻喉科看病,我只是求個心安,診所開的藥,我沒吃,還是繼續服用中藥。不過,耳悶感還是讓我很不舒服。一週之後…

「耳悶感有比較好嗎?」耳鼻喉醫師問
「最近幾天有比較好,不悶的時間比較多了…」我答

「擤鼻涕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同時擤,先堵住一個鼻孔擤,再換另一邊…」醫師叮嚀
「好,我會注意…」我嘴巴是這樣回答,但我根本沒感冒啊!

離開診所,手上還是拎了三天份的藥,我真是浪費醫療資源啊~

過沒兩天,我突然開始打噴涕、流鼻水、咳嗽,因為非常難受,所以停了中藥,開始服用診所開的西藥。

感冒的狀況趨緩之後,咳嗽卻一直沒改善,反而變本加厲,不僅咳到內臟都快吐出來了,而且咳出的痰還帶有淡黃色。

騎車去買慶餘堂的枇杷膏,哇~已經漲到一罐 $500 元。不過,我和你一起喝完一罐之後,你的小咳、我的大咳都已經痊癒,神藥啊~

原本感冒好了之後,耳悶似乎也有改善,沒想到為了家中神明 & 祖先重新安奉一事,內外奔波、心力交瘁的我又再次感冒上身,耳悶感又回來了~!

爸爸已經四十歲了,雖然是人稱的「壯年」,但已經不能跟年輕時相比。為了你,爸爸得活得更健康、更長命。

開始運動吧!

腦滿、腸肥、耳悶的~ 爸爸

神明 & 祖先重新安奉 – 10

搞懂了「堂號」及「規數」之後,接下來要處理祖龕的「內牌」資料。

因為祖龕的內牌數量有限,通常是寫近三代,被擠掉的先祖就要謄寫在紅紙上。原本由我負責謄寫,不過我的字實在很醜,加上祖先資料非常凌亂,所以我當下決定改用電腦繕打,待清屯之日再將紅紙資料放入祖龕。

舊祖龕的祖先資料,跟二叔到大陸抄寫的族譜資料比對不符,詢問媽媽、二叔都沒有答案。但唯一可以確定的,當年父親也費了一番功夫才決定如何謄寫。

雖然資料查無來由,但尊重父親的意志,所以還是照樣謄入紅紙。除此之外,還將二叔到大陸抄寫的族譜資料也謄寫列入,感念祖先傳承之恩澤。

內牌資料的寫法,也是要符合「規數(生老病死苦)」,舉例來說:

以上即為「兩生夾一老」,同「外牌」的意涵及算法。

不過,在重新謄寫時,我也費了一番功夫,因為遇到幾個狀況:

名號補字

因為祖先的名號要落在規數「老」,所以字不足時,得要加上「名、諱、諱名、閨名、娘、太夫人…」等字湊足。

時間表示

民國的年份通常是改用「天干地支」來表示。農曆月份如果是兩位數,則改用別稱。

一月:端月/二月:花月/三月:桐月/四月:梅月
五月:蒲月/六月:伏月/七月:荔月/八月:桂月
九月:菊月/十月:陽月/十一月:葭月/十二月:臘月

日期如果是一位數(例:三),可寫三日 or 初三;如果是二位數(例:十三),則寫十三,省略日;如果是三位數(例:二十三),則寫廿三,省略日。

時辰則是用地支來表示,以「農曆民國 101 年 12 月 4 日 12:00 」來表示的話,則變成:

<日期>民國壬辰年臘月初四午時
<規數>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

老祖宗流傳多年的智慧,有其奧妙的深刻意涵。當你真正瞭解後,就不會覺得這是在墨守成規,而是在慎終追遠、繼往開來。

藉由這次的重新安奉,我有了新的體認,特地記錄下來,供小小柯日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