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奇摩Yahoo!的日子 – 知識+ 簡報

2004年6月的一個下午,主管召開了知識+ 的簡報會議,與會的有各部門的大主管及大老闆,似乎大家都想來聽聽這個讓Yahoo!韓國吃足苦頭的服務,台灣要準備怎麼做。人員坐定之後,主管起身講了開場白,之後便由我開始簡報我打算怎麼規劃知識+ 這個服務: (本段跟交友簡報 98% 雷同)

■ 服務名稱

* 中文:知識+
* 英文:knowledge
* 網址:http://tw.knowledge.yahoo.com

▲其實,在簡報的時候,知識+ 這個服務名稱還沒確定。

因為「焦點座談 (Focus Group)」才剛開始做,我們列了數十個候選名稱,必須等到所有座談都結束後,根據受測者的反應再來決定。

後來,「知識plus」這個名字脫穎而出,主管有次跟盧大為在即時通談到,盧大為對於「plus」這個詞有意見,對一般的使用者並不是那麼友善,建議我們再想想。緊急跟行銷部同事討論後,決定用「知識+ 」當作服務的正式名稱,「知識+ 」有加分的意思,也有「知識家」的諧音。

■ 競爭者分析

* 台灣:無同類型的服務/網站
* 韓國:Naver, Emaps, Daum
* 日本:Naver, Goo

▲就狹義而言,當時台灣並沒有同類型的網站,也正因為如此,在知識+ 上線前,我每天都擔心 PChome, Yam 或某個新網站突然推出一樣的服務。

就廣義而言,台灣最大的問答社群,就是 TANET BBS,而獨立運作的私人論壇,則是專業型的問答社群。但 BBS 討論區類型的問答模式,有一些缺陷及不便,知識+ 的推出可以填補。

■ 服務目的

* 強化搜尋

▲知識+ 當初誕生的目的,就是要強化搜尋。我們相信知識+ 藉由人與人的問答交流所產生的內容,將比 Google 四處抓來的網頁,在內容的品質及相關度上,都會大大提昇。

■ 目標預估

* 流量
* 會員數
* 問題數
* 回答數
* 知識數

▲在Yahoo!奇摩做服務,有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就是訪客不虞匱乏。但如何驅動網友去發問、回答,就是功能機制的規劃重點。

■ 服務定位/目標視聽眾

* 「搜尋導向」使用者
* 「社群導向」使用者

▲網友的行為是很複雜的,很難單純一刀劃分開來。我們想要在「搜尋」和「社群」之間,找到平衡點,但我還是把它當社群服務在規劃。

■ 服務內容/功能

* 發問/回答
* 點數制度
* 等級制度

▲「點數制度」和「等級制度」是比較韓國、日本同類型的網站機制,再參考Yahoo!韓國、日本實際上線運作後的反饋,再根據台灣 BBS 社群行為,最後加上內部的想法及討論,所訂定出來的,融合的複雜度只比 國父當初創立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略低一些。

我很喜歡點數制和等級制,因為網路社群就像一個小社會,如果有了點數制度(貨幣)和等級制度(階級),再加上有效的管理及用心的經營,就會變成一個正向循環、自給自足的有機體。

但是,再怎麼完美、理想,終究難逃某些網友的惡搞,小則引發不公,大則阻礙運作...不過,這是後話了。

■ 資源需求

* 人力:各部門人力配置
* 時間:各階段開發時間

* 製作部:2人 → 3人 (除了一個苦工,一個監工之外,還要再找一個苦工加入)
* 設計部:1人 → 2人 (除了平面設計,還加入互動設計)
* 工程部:1人 → 3人 (當時只有一位工程師,之後要再增加 2 人)
* 行銷部:1人

在簡報的當時,主要負責開發的人員都還沒有找齊,而上線的時間就早已被鎖定在 2004 年 11 月...

就這樣,簡報完畢,又一次全身細胞死掉一大半。

■ 參考畫面

知識+

▲ 這是當初規劃的「首頁」草稿,除了名詞稍有變動之外,頁面元素幾乎和上線的版本一樣 (裡面的圖片都是做感覺的)

k-2

▲ 這是當初規劃的「我的知識+ 」草稿,那時還想整合造型精靈 (Avatar),但礙於帳號的顯示問題 (知識+ 不會顯示帳號,造型精靈會),最後作罷

■ 延伸閱讀

■ 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