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管理中的四堂課

"譯言":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7096/2193

第一課

一個初級經理,一個高級經理還有他們的老闆在去開會的路上。當他們穿過一個公園的時候,發現了一盞神燈,他們擦了擦,一個妖怪出現了。

妖怪說,通常一個人可以許三個願望,但是,你們有三個人,我就允許你們一人需一個吧。

初級經理迫不及待的喊道:『我要第一個願望,我想要無憂無慮的在巴哈馬群島的一艘快船上。』噗。。。他不見了

高級經理也不能再保持安靜了,喊道:『我想要在佛羅里達,被美女圍繞著,還有好多的食物和雞尾酒。』噗。。。他也不見了

老闆平靜地說:『我要這兩個白痴在午飯後12點55分回到辦公室。』

故事的寓意是:永遠讓你的老闆先發言。

第二課

一個CEO站在碎紙機前,拿著一張紙說:『聽著,這個是非常敏感,非常重要的文件,而我的秘書走了。你會用這個嘛?』『當然了。』一個年輕的職員說到。他打開了機器,把紙塞了進去,並按下了開始鍵。

看著紙張消失在碎紙機裡面,CEO說到,『非常好,非常好。我只是還需要一份拷貝。』

故事的寓意:永遠,永遠不要假設你的老闆會知道所有的事情

第三課

有四個人一起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小瓶子,一個俄羅斯人,一個德國人,一個美國人和一個法國人。

當他們摩擦那個瓶子的時候,一個妖怪出現了。很感激他們四個人把他從瓶子裡放了出來,他說,『在你們旁邊,有四個游泳池,我給你們每人一個願望。當你們跑向游泳池,向下跳的時候,你大喊出你希望游泳池中的水變成什麼,然後你的願望就會實現。』

法國人想要開始了,他跑向游泳池,跳起來喊道;『紅酒』。游泳池立刻變成了一池子的紅酒。法國人開心的在裡面游著,喝著。

下一個輪到俄國人了,他同樣跑著然後喊道;『伏特加。』然後將他自己沉入到滿是伏特加的泳池裡。

再下一個是德國人,他跳著喊道;『啤酒。』他在他的啤酒池裡非常的滿足。

最後一個是美國人,當他跑向游泳池時,不小心踩到了一塊兒香蕉皮,他滑向游泳池,喊道;『SHIT!!!』』(這個大家肯定都瞭解了。。。)

故事的寓意是:開口說話前一定要仔細想清楚,因為有些時候,意外真的會發生

第四課

身體裡的器官在開會,想要決定誰將負責主管。每個器官輪流發言:

大腦:『我應該負責,因為我運轉所有身體功能。』

血液:『我應該負責,因為我為大腦循環氧氣。』

胃:『我應該負責,因為我為了大腦處理食物。』

腿:『我應該負責,因為我可以帶大腦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

眼睛:『我應該負責,因為我可以讓大腦看到他在哪裡』

屁眼(有點兒不文明,但是。。。忍了吧。。。):『我應該負責,因為我可以擺脫掉你們所有的垃圾。』

其他所有器官都笑話屁眼,這使他非常生氣。為了論證他的觀點,屁眼立即緊閉住,並這樣持續了6天,拒絕排掉身體裡的任何垃圾。

第一天:『大腦有了可怕的疼痛,並用大哭來緩解自己。』

第二天:『胃開始發脹並也開始了可怕的疼痛。』

第三天:『腿開始抽筋,並站不穩了。』

第四天:『眼睛開始濕潤,並且看不清楚了。』

第五天:『血液開始中毒,並傳向身體。』

第六天:『所有器官都同意讓屁眼負責。』

故事的寓意是:不管你是誰,或者你自認為自己有多重要,你會發現負責的那個人永遠是屁眼!

第四課讓我笑翻了...

我覺得還有個延伸的寓意,不管是多好、多棒的東西,最後從屁眼出來的,都是一坨屎 ......orz

[摘錄] 好友 粉絲 偶像

"It Talks-魏武揮的blog":http://weiwuhui.com/archives/607.html

麥田這樣說:「單向好友功能,其本質是一種訂閱關係」。深以為然。其實,這就是我一直鼓吹的將rss技術隱到後面去的現實化版本。如果張三挑選李四做好友,事實上就是把李四blog的rss種子進行一種訂閱,而張三可能從來就沒聽說rss。

再說一遍,這是一種典型的將rss後台化的操作手法:單向好友功能。目的:不是為了關係,而是為了閱讀。

現在說一下所謂的雙向好友關係,QQ等IM工具就是那麼幹的。因為IM工具重的是關係,不是閱讀。

我是這樣理解張三對李四的好友邀請的:張三是李四的粉絲。如果用徐靜蕾做例子,就更容易理解了。我粉徐靜蕾很久了,所以我對徐靜蕾發出了一個好友邀請,徐靜蕾當然可以有三種選擇:同意、拒絕、置之不理。如果徐靜蕾同意,我就太榮幸了,那麼,在徐靜蕾的好友列表裡,就多出了一個好友名字:魏武揮。而我的好友列表裡,也可以出現一個好友名字:徐靜蕾。

徐靜蕾也可拒絕。拒絕的話,雙方的好友列表裡都不應該有任何新的變化。那麼,徐靜蕾置之不理呢?

那麼,魏武揮的好友列表裡就應該多出一個分支(或者說,和好友列表平行):我的偶像。而徐靜蕾的好友列表裡也有這個分支(或者平行):我的粉絲。

偶像和粉絲,重的不是關係,而是閱讀。我作為徐靜蕾的粉絲,她的每一篇blog文章我都不能省略,當然是閱讀層面的事情。而在徐靜蕾那裡,魏武揮寫了什麼blog,她是不會知道的,也不需要知道。

總結一下:好友的雙向設計,是應該考慮偶像和粉絲的「關係」的,因為這種明顯不平等的關係,在現實社會中隨處可見。

* 單向 → 閱讀 / 訂閱 → 粉絲 / 偶像
* 雙向 → 關係 → 好友

精簡又清楚的說明,我受教了。

當初在規劃知識+ 的知識圈功能時,我就是在「單向」或「雙向」之中抉擇,各有利弊、各有優缺,但就是沒有想到這篇文章所說的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