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柯的愛心雞蛋糕

小小柯第一次吃雞蛋糕,是有次帶他去菜市場的時候買的。從此之後,每次路過雞蛋糕攤位,我總是會花20元去買一包,蔡頭總是會說我溺愛小孩,但我就是愛看小小柯吃雞蛋糕的模樣。

雞蛋糕一包八顆,20元,小小柯的笑容及滿足,無價。

週三傍晚,蔡頭帶著小小柯繞過運動公園,準備走回娘家吃晚飯。蔡頭身上只帶了25元出門,20元要買雞蛋糕給小小柯吃、5元要給小小柯拿去捐香油錢(路途有一間觀音小廟)。

蔡頭出門時便跟小小柯預告,等一下要去買雞蛋糕來吃。這一家雞蛋糕攤位在運動公園的後門,學生下課路過,都會買一包解饞。一路上,小小柯歡欣鼓舞,邊走邊講「雞蛋糕、雞蛋糕...」。到了雞蛋糕攤位,前面只有一位男學生在排隊,老闆看到蔡頭來排隊,便道歉說「歹勢~剛好賣完...」。

蔡頭無奈地牽小小柯離開,沒吃到雞蛋糕的小小柯邊走邊回頭邊唸「雞蛋糕、雞蛋糕...」。蔡頭連忙安慰小小柯,但小小柯依舊哀怨地看著雞蛋糕攤位。

忽然間,有人拍拍蔡頭的肩膀,原來是那一位男同學,他說「非常不好意思,害小孩沒東西吃...」,邊說便從袋子拿了一顆雞蛋糕送給小小柯。蔡頭點頭感謝這位好心的男學生,小小柯一拿到雞蛋糕,立即開心地吃了起來。

之後,蔡頭和小小柯照往常路過那間觀音小廟,蔡頭決定把身上的25元全部捐出去當香油錢,雙手合十祈求觀世音菩薩保佑那位好心的男學生學業進步。

雞蛋糕一顆,2.5元,男同學得到的祝福,無價。

[摘錄] 用戶為什麼創建百度貼吧

"麥田的讀書生活":http://my.donews.com/maitian99/2006/11/27/ljmflofvnlbxdmlblaperdwrccoumttydfdp/

對於社區來說,拋開站方管理員不談,存在四種用戶:版主,發言者(主貼),灌水者(跟貼),潛水員。這四類人是從「貢獻內容」的高到低排列的。一個成熟社區版面,上述四類人數相應比例基本是1:100:1000:5000;百度貼吧的成功,第一因素就在於縮短了上述四步途徑,使得用戶從「潛水者」一步就到了「版主」。

在西陸模式中,可以創建版塊的幾乎還是上篇文章中談到的那些「以一當萬」的那些「一」的網友(核心網友),只是站方把開版權限放棄了而已;而百度貼吧模式中,可以開版的是「以一當萬」的那些「萬」網友。對於西陸模式中,版主開了版之後,還是和傳統bbs一樣,要拉人,建版,發起討論等等,需要2,3年的時間培養一個成熟的版塊;而百度模式中,版主開了版之後,對於版塊的建設完全不需要經過最麻煩的「拉人」步驟,他只用自己完善內容,然後坐在家裡,等待搜索引擎把用戶帶上門。

因此,百度貼吧的成功,第二因素就在於結構上是面向普通用戶,而不是傳統bbs那樣結構上面向版主用戶。面對用戶,千萬不能「創造」需求--幾乎所有的「創造需求」,其實是站方壓根不瞭解用戶的真正需求;網站面對用戶,只能「轉換」和「引導」需求,順勢而為。

用戶上百度後,真正的需求是「搜索」。所以百度貼吧的入口不是傳統bbs的登錄框,而是一個搜索框,這就是從入口處對用戶的「搜索」需求進行了引導,使得用戶不自覺間,從一個「搜索」動作轉換到了一個「貼吧」動作。

百度貼吧的成功,第三因素就在於尊重並順勢引導了用戶需求,讓用戶自然而然使用網站的產品功能。

結論是:

1, 百度貼吧順勢引導並滿足了用戶的需求
2, 百度貼吧結構上讓更多用戶貢獻內容
3, 百度貼吧能更快地讓用戶貢獻內容

用戶為什麼創建百度貼吧,其實是用戶把創建百度貼吧這個「陌生」的動作,當作「搜索」這個熟悉的動作了。

百度有「貼吧」和「知道」,
貼吧就像 bbs 討論區,供網友發表主題、回應交流。
知道就像奇摩的知識+,供網友發表問題、回答問題。

當資料搜尋不到時,該去貼吧還是知道?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