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工具和暗示

"對牛亂彈琴Playin' with IT":http://blog.donews.com/keso/archive/2006/10/27/1068041.aspx

GeoCities、Blogger和Myspace都是一種提供給個人的互聯網工具,但他們各自的意義卻不一樣。麥田將GeoCities和Myspace的區別,歸結為「Geocities做的重點是『我』,而myspace做的重點是『我和你的關係』,即Geocities還是做的『主體性』,show;而myspace做的是『主體間性』,interact。」有點兒繞,而且有落入概念陷阱的危險。儘管它們都是個人的互聯網工具,但它們各自給用戶的暗示是不一樣的。

一塊草坪,邊上戳塊牌子:請勿踐踏。但草坪中間有一條踩出的小路,這就會形成一種暗示,讓人忽視請勿踐踏的牌子。安靜的會場中,一個人咳嗽了一聲,會引起更多的人的咳嗽。有人向公園的荷葉上投擲硬幣,後面就會有更多的人投擲硬幣。暗示可以影響人的行為,具體到上面三個網站,我想,大致上是這樣的:

GeoCities:這是一張紙,你可以隨便做任何你想做的。這個暗示非常寬泛,以至於1996年我第一次註冊GeoCites的時候,完全不知道我該拿它來幹什麼。所以我看到很多人,把他們的GeoCities做成了軟件下載站、音樂下載站、或者個人簡歷。

Blogger:這是一張紙,你可以寫。任何有書寫慾望的人,得到這樣的暗示後,就開始以不同的方式寫。有人寫成了日記,有人寫成了媒體,有人寫成了流水賬,也有人寫成了知識庫。寫,表面上看比GeoCities的毫無限制縮小了可能性,但它卻將寫本身的可能性放大了。

Myspace:這是一張紙,你可以讓別人來看。這個暗示如此強烈,以至於如果你只是把Myspace當成一個個人埋頭書寫的地方,就會顯得你很傻,很不入流。這張紙是你的社交身份證,寫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讓人看,你得讓自己有人緣。

工具本身能提供何種功能,固然很重要,但工具以及工具用法帶給用戶的暗示,有可能比工具本身更重要。Bokee的起落就很能說明這一點,本來他們有先發優勢,又有比較高端的品牌號召力,佔據了一個相當有利的位置。但去年大炒芙蓉姐姐,等於向用戶暗示,Bokee是一個低端秀場,嚴肅的寫作不被鼓勵。

暗示,有時候是一種很可怕的力量,它可以影響行為,形成習慣。事實上,Myspace被新聞集團收購以後,大量的媒體報道,也是一種暗示——Myspace是一個最熱門的社交場所。隨後訪問量的暴漲,與此關係極大。

提供一種工具是一回事,給用戶什麼樣的暗示,很可能根本改變這種工具的走向。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好文一篇,受我一拜__________Orz

[摘錄] Google也瘋wiki

"CNET":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11189,00.htm

JotSpot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Joe Kraus在部落格中宣布這筆金額不詳的交易。他說:「 我們看著Google收購Writely,並推出Google Groups、Google Spreadsheets以及Google Apps for Your Domain。顯然Google跟我們的看法一致。我們的願景就是讓一群群的使用者在線上建立、管理並分享資訊。」

Sterling Market Intelligence創辦人Greg Sterling說:「有趣的是,Google最近花了好一番工夫更新Google Groups,增加了一些wiki功能。但JotSpot兼具協同作業(collaborative)開發平台、一些良好的應用程式組合,以及現成的使用者和品牌。買下JotSpot,Google就不必另外再拼拼湊湊了。」

Google顯然不介意產品有些重疊,只要能透過收購案獲得好技術和好工程師就值得。

有策略的收購,可以實現 1+1 > 2 的神效。
沒頭腦的收購,可能變成 1+1 < 0 的慘案。 ■ 延伸閱讀 * "google收購wiki協作服務jotspot":http://feeds.feedburner.com/~r/htmlor/~3/43847785/

jotspot的服務分為兩種:wikis for work和wikis for life。wikis for work是主營業務,提供企業級的一站式wiki協作服務。其針對企業內部使用、開發團隊管理的程序種類繁多、應有盡有(包括項目管理、bug報告、郵件列表、待辦事項、電子錶格、知識庫,以及相冊、組日曆、組聯繫人、blog、論壇、文件櫃等),而且全部是「一點-安裝」(one-click install),極為輕鬆方便。而wikis for life相對簡單,包括家庭wiki和校友wiki兩種。

* "JotSpot發表JotSpot Wiki 2.0版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38451

JotSpot Wiki 2.0則讓不懂CSS的使用者也能改變wiki格式。Joe Kraus說明,在新版本中,當使用者要建立一個新的wiki頁面時,使用者可以先選擇一些預設的頁面格式,例如行事曆、試算表、照片或檔案儲存處等。

人 vs. 制度

最近 run 專案,搞得很不順、不爽、不好。

專案的合作模式,從 a 變成 b,又從 b 變成 c。
我瞭解這樣的變動,是為了一個更好的明天。
但一個新的模式,需要瞭解、需要學習、需要磨合。

try and error, try and error, try and error...
這中間的機會成本,有誰計算過?

各種模式都有利有弊,制度即使設計得再完美,
但執行的「人」卻是不可能完美的。

因噎而廢食,因人而廢言,
再怎麼搞模式、搞流程、搞文件,也搞不定浮動的人心。

當人文超越了科技,我們的夢想才能駕馭未來。
當制度搞不定人心,我們的專案怎會擁有未來?

無趣、無奈、無力、無言、無間道...

[摘錄] 優化網站設計的五種方法

"blog中文翻譯":http://chn.blogbeta.com/226.html

# 成為瀏覽者中的一員
# 簡約是最終的目標
# 內容為王
# 細節是大的區別
# 指導瀏覽者

這五種方法不是絕對必然的,一定還有第六、七種...。
或許有人對常識 (common sense) 感到不屑,
但我們往往會因為太容易而忘了某些應該要注意的事。

原本就知曉,再次拿來審視檢討。
原本不知曉,就當作鞭策的規範。

■ 延伸閱讀:

* "打造優秀博客的 10 個建議":http://www.wangtam.com/50226711/eaecc_10_aee_49301.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