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電子郵件修辭學:在別人的思考裡思考

"經理人月刊":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060829/44/2siq.html?type=new&pg=1

修辭學是撰寫商務電子郵件最困難的部分。如果用平常說話的語氣,很容易被視為無禮,這是因為眼見為憑,文字用看的比用聽更容易被放大檢驗。

撰寫商務電郵前,不妨用以下3個動作暖身一下:

# 想到此時是面對著對方,而不是面對鍵盤與螢幕,這樣可以讓語氣溫暖一點。但要記得,書寫時要比口語對話再稍微正式一點。
# 設想對方看了你的信之後可能有的觀點,也就是要在別人的思考裡思考。
# 了解對方和你一樣都是大忙人,講重點即可。

多一點體貼,想辦法讓你的電郵,看起來簡短扼要,有親和力但不失禮。

一個人的信箱裡,每天會收到多少封Email?你的Email要怎麼表達,才能讓對方看到、知道、做到?

這讓我聯想到許久之前,在廣告公司擔任資深文案的朋友感嘆地對我說:『難道大家認為寫文案,就像寫字一樣簡單嗎?』

當然不是!

寫一篇令人激賞的廣告文案,不簡單。
寫一封適切合宜的電子郵件,也不簡單。

[摘錄] 社區研究之SNS和燒湯

"半路出家的IT議論(推薦)":http://yokanta.blog.techweb.com.cn/archives/2006/20068182850.shtml

「沒有黏度的不是社區。」私下裡開玩笑時我已經把這句話稱作「社區第一定律」。

我認為黏度是指個體用戶對於社區內某個或某些特定的人的交互的依賴性,而不是對某個社區產品或者功能應用的依賴性。

1、黏度的保證來自於「實名制」。這裡所說的「實名制」不是立法概念上的「網絡實名制」,而是指在網絡交互空間裡的固定ID。

2、黏度使社區無法抄襲。由於用戶對社區的黏度是對應在那些特定的人身上,所以抄襲一個社區的功能設定是沒用的。

古龍曾經說過:朋友的朋友就像肉湯燒的湯。那到了所謂「六度分隔」的後半截是不是就像一碗肉湯燒的湯再燒的湯呢?那該叫湯還是叫刷鍋水?把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變成自己真正的朋友應該把自己這塊肉放進湯去再煮上半天才行,沒有加肉燒過的湯是不可能變成肉湯的,而燒湯也需要時間。

所以關於SNS我覺得可以有兩個推論:

1、沒有單純的SNS。
2、所有的社區的最終目標都應該是SNS。

如果管理者不是以SNS作為目標來經營,那這個社區最終將停留在應用上,形不成真正的黏度。做社區就是在做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讓用戶有動力有機會去把社區中肉湯的湯的湯熬成真正的肉湯,這個社區也就接近於成功了。

做社群(社區)可分為2種角色,一種是開發社群功能的,一種是經營社群黏度的。前者是提供互動工具,讓網友(用戶)進行SNS,後者是提供內容、活動,讓網友產生交集,進展更寬、更深的SNS。

兩者唇齒相依,不能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