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 Google:成就於別搗蛋的企業文化

"DoNews":http://www.donews.com/Content/200601/e51b146e21204c8694315de9d6b8d59d.shtm

和其他公司相比,Google也會強調「博士優先」。這種以博士為重心、強調研發的文化,似乎也和創辦人自己有關:佩奇和布林都是「在讀博士」,他們或許更瞭解打造什麼樣的企業文化,能讓Google開始和微軟、亞馬遜一起搶奪人才。

Google將盡量把管理階層壓縮到最稀薄狀態,以減少那些無益於研發創意的「管理其他人的時間」。Google的經理人極少告訴工程師,該著手處理什麼樣的項目,而是由他們自己決定。佩奇說:「我們有一套制度,工程師可以改變主意,去做另一項項目,別人可能會說『要命,我可不希望員工這樣不受控制』之類的話……是啊,但是你有兩種選擇,試著去控制人,或試著去建立一套吻合現狀的制度。」

Google的高級主管手上都有一份「TOP100」的創意清單。在2005年,這份清單羅列的創意已達250多項,工程師看了之後,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去做,因而形成流動性的工作群體,維持數個星期甚至數月之久。

「TOP100」的過程,正符合了將知識和生產聯結的基本模式。雖然公司允許員工每週可有一天做自己想做的項目,但Google國際關係經理也指出,這僅限於工程師,業務及行銷部門就沒有20%的自由支配時間,工程師也必需每週從內部系統發出電子郵件,回顧一周做了什麼事情,所以也不能說是完全失控。

Google組織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引導創意的前進」。事實上,Google很清楚自己會受歡迎,表面上是他們幫互聯網用戶在「大海撈針」,但背後的運營哲學其實是「為顧客節省時間」。這是一種建立在「利他」行為上的模式,這也是為什麼Google強調「Don’t be evil」(別搗蛋)的文化,讓「創新」可以朝著公司利他的「核心精神」前進,甚至進行「文化」上的冒險。

我發現,我每次摘錄有關 Google 的文章,通常都會落落長。
探究它的文化及企業理念,是一件有趣的事。

[摘錄] 駕馭集體智慧的五個有效方法

"blog中文翻譯":http://chn.blogbeta.com/106.html

# 作為難以再生數據的集中地:完全靠用戶貢獻內容的服務。它們始剩餘的空間無法形成一個足夠的市場,這對於新的玩家來說是一個主要的限制因素。
# 把集體智慧檢索出來:明智的使用那些已經存在的,而不是等著別人來貢獻。這樣不僅完全避免了「陌生者的好意」,而且還從頭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內容庫。
# 觸發大規模的網絡效應:在一個10億用戶連接的網絡裡面,網絡效應的潛力在理論上是無限的。
# 提供一個通俗的分類模式 (Folksonomy 標籤分類):通過你的用戶的自我組織,能夠使你的網站和社會軟件裡面的內容以更加合適的形式表露出來。
# 創建一個反向的智能濾器:結合臨時的過濾方式和其他的一些技術,你能夠很容易的創建一個有感知能力的引擎,像一個過濾器那樣忽略掉無關的內容。

奇摩的知識+ 滿符合這篇文章的理論。不過,它只提供官方自訂的分類,並不提供 user 貢獻的 tags,而且它的過濾機制還不是很完善。或許,它是放在台灣最大入口網站之下,普羅大眾的使用稀釋了應有的公理正義、是非對錯。

再加油!

[摘錄] DoNews有機器人了=robot@365kit.com

"劉韌Blog":http://blog.donews.com/liuren/archive/2006/01/23/705442.aspx

# 在你的MSN加入robot@365kit.com
# 向這個機器人輸入 「ren 韓磊」 韓磊所有的聯繫方式就出來了。當然你需要先是365kti.com的用戶。並且將MSN和你的365kit賬號綁定。
# 向這個機器人輸入 「donews」,keso編輯的最新新聞,就遞到了你的面前。
# 向這個機器人輸入 「key」,365key的最新網摘就會端到你面前。
# 當你室在無聊的時候,輸入「wl」,無聊信息會送到你的眼前。

我看到了這篇文章,於是我開啟了 MSN,然後加入了 robot@365kit.com。
還真的照上面說的一樣,輸入特定文字,會吐出對應的訊息。

感覺好像可以有很多有趣的應用。

[摘錄] 改進blog評論部分的10點建議

"blog中文翻譯":http://chn.blogbeta.com/104.html

對於一個 BLOG 來說,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評論部分,許多日誌,你會發現,它的評論部分比日誌本身更精彩,也正是由於有了評論,日誌也顯得更加的耐看。

10條改進 BLOG 評論 的方法/建議(簡述如下):

# 要明確的把每條評論分開;
# 要區分開評論信息(如,評論者的名字、評論日期、時間等)和評論內容,可用不同的字體、背景色和佈局來實現;
# 最好把評論的背景色設成交替的,以便清楚的區分;
# 評論最好標上號(排序);
# 要區分出作者的回復與讀者的評論;
# 在評論中加入 gravatars ,為其增加點情趣,這樣也更加的有助於識別你的讀者;
# 你的評論應當有個永久鏈接;
# 通過增加圖標,為你的評論信息增加一些趣味;
# 應該在評論的頭部,告訴大家已有的評論數量,如:「已有9條評論,我要評論」等等;
# 增加評論的預覽;
# 讓大家可以通過 RSS 或 EMAIL 訂閱你的評論。

我的 blog 很少有留言,而我也很少回留言。
所以,我是個不入流的 blogger。

[摘錄] SNS的四不夠

"Xin觀點 / Xin Vision":http://blog.donews.com/panxin/archive/2006/01/23/705198.aspx

1、操作不夠傻瓜。功能太多,而且零散。作為用戶,不需要什麼6度理論的忽悠,那是給投資人聽的。我從不奢望指望那個SN能夠找到Gates,我希望一個層級就找到所有我想要的。

2、識別不夠清晰。SN通常是依靠個人簡歷式的資料作為建立關係的基礎。但是,當這個世界充滿了假簡歷的時候,我又如何相信這些個人資料呢?與之相比,blog更可以幫助我識別每一個人的特點。

3、價值鏈不夠長。SNS普遍的感覺是自己畫地為牢,把自己圈養起來,與世隔絕。但是,具有SN特性的blog、RSS則是相對開放的,也更具備產業鏈上下游的延伸。

4、贏利模式不夠多。這跟價值鏈是相關的。價值鏈越長,可衍生的贏利模式可能越多。其實,互聯網無非廣告、SP那幾種古老的賺錢方法。關鍵看誰家能把這些方法和SN對接起來。

奇摩交友的日記,是在一個不知是否真實的交友檔案之下,可以慢慢讓一個人具象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