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ckr

This is a test post from flickr, a fancy photo sharing thing.

MSN Spaces

MSN Messenger 7.0已全球同步登場,其中Spaces網誌服務快速成長,全球用戶超過450萬人,且連絡人名單上限可擴增為300人。

MSN Messenger與 MSN Spaces用戶數快速成長,顯示豐富且獨具個人特色的線上通訊服務是當前趨勢。MSN Spaces自2004年12月推出後,至今全球已有450萬個用戶,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網誌服務之一。

其中,MSN Spaces讓用戶控管網路空間訊息分享模式,也可過濾造訪的網友,設定三種等級的使用權限,用戶依需求自行決定公開MSN Spaces的等級,包括:「公開」,任何人都可檢視您的分享空間;「Messenger」只允許MSN Messenger清單上的人檢視您的分享空間;「不公開」,最嚴格的使用權限,只允許您指定的人檢視您的分享空間。

這種控管設定Spaces讓用戶控管其他網友在分享空間的互動方式,如網頁瀏覽、閱讀及評論等權限設定,也包含讓網友可瀏覽網頁內容,但不能張貼文章或評論等限制。而且,統計資料用戶能檢視訪客瀏覽網頁數與其他更詳細的分享空間統計資料。

樂多市場部落格

主要提供網路拍賣平臺的樂多市場(roodo.com),在 2004/12 推出了「樂多日誌」部落格服務,現今已有近8000名用戶,同時,「樂多日誌」也於今日(4/11)正式躍上行動平臺,與大眾電信PHS服務結合推出「樂多行動日誌」。

在國外發展部落格較為迅速的地方,已有不同整合許多功能的現象產生,例如嵌進廣告、嵌進電子商務服務或向使用者收費等模式,在樂多市場推出部落格服務,原本就是想整合既有的拍賣功能,希望賣家可擁有自己部落格的同時,也可以在部落格中嵌入自己的賣場連結。

現階段臺灣所出現的部落格形式較為單純,尚無商業運用出現,但國外已有一些大型的部落格網站與搜尋引擎的廣告服務結合,進行廣告拆帳,而此次「樂多行動日誌」與行動業者的合作亦能為該站帶來營收。

大眾電信用戶只要運用具拇指情報功能的彩色手機,透過MiMi拇指情報或拇指郵件,即可上傳照片及文字並同步更新到「樂多行動日誌」與「樂多日誌」網站。

樂多行動日誌服務中提供行動相本管理,使用者可透過網頁或手機上網同步新增、刪除、分類等方式管理圖片,也可接收各式影音格式如JPEG、BMP、PNG、動畫GIF等多種圖檔格式;而會員的日誌也將同步呈現在網路上的樂多網頁日誌,與手機上網端的樂多行動日誌。

用戶可經單一帳號、密碼登錄樂多日誌,透過手機編寫的日誌,只要以MMS形式上傳,樂多行動日誌與樂多網頁日誌將會同步更新內容。另外,也可透過搜尋引擎,以暱稱、標題、文章內容關鍵字搜尋相關日誌。

由於手機族群與網路族群本來就存有差異,因此無法估計部落格服務是否能受到手機族群的歡迎,但可以確定的是,手機的可攜性讓用戶隨時都可以上傳文字或圖片,是非常便利的工具。此外,「樂多行動日誌」也將針對手機的特性推出語音或影片功能。

「樂多日誌」在今年4月才完成正式版的更新,因此之前尚未向該站既有的會員進行行銷活動,預計今年在陸續推出新功能以及「樂多行動日誌」的帶動下,部落格服務能夠達到10萬名用戶數的目標。目前樂多市場用戶數約有20萬。

目前臺灣入口網站中已有臺灣新浪網推出「新浪部落」,MSN推出「Spaces」;另蕃薯藤預計在第2季推出部落格服務,PChome Online計畫在下半年重新改版旗下的「個人新聞臺」,Yahoo!奇摩最慢將第3季引進「Yahoo!360」。

延伸閱讀

* "日本影音部落格":http://vgzh.dtdns.net/mvlog/
* "下一步":http://jedi.org/blog/archives/005069.html

美國新聞網站付費給「公民記者」

美國新聞網站付費給「公民記者」
http://taiwan.cnet.com/news/ce/0,2000062982,20098164,00.htm

大部分的網誌作者是為了興趣而寫 – 作為一種發洩個人情緒、創作與連結特定社群的方式。

但賺錢即將成為主要的動機之一。由美國6,000個地方性新聞網站組成的GetLocalNews.com全國網路,準備和數千位志願供稿的作者分享廣告收益。 該計劃的構想是獎勵並鼓勵志願者提供受歡迎的報導和照片,進而吸引更多的廣告收入。他希望此舉也能改善供稿的品質,「我認為免費寫作這種事,有點貶損內容製作者的價值。」

Poynter Institute新聞學院的資深編輯Steve Outing表示,這是一項明智之舉,也是一種可能吸引偏重商業性網誌的方法。最近被紐約時報公司收購的About.com也付費給志願投稿人。但他認為非現金的報酬,如T恤、馬克杯或免費的分類廣告將是比較普遍的作法。Outing說:「你必須想出一種吸引大家供稿的方式。」

1999年在舊金山成立的GetLocalNews,初期幾乎沒有多餘的資金付錢給志願作者。現在該公司將與供稿者分享一半的廣告收益。Canon說,實際數字將根據每則報導的瀏覽次數。他預估每千次閱覽作者約可分得2美元到5美元,該公司將按季寄支票給所得超過25美元的作者。

GetLocalNews.com也在網站上登出詳細的解釋,包括如何嚇阻作者製造假閱覽次數,以增加個人收入。

該公司每天刊登的新聞數量最高可達4,000則,內容幾乎全部來自美國各地的業餘記者。其中最受歡迎的頁面BeniciaNews.com,報導舊金山灣區班尼西亞郊區的新聞,每月瀏覽次數高達5,000次。(陳智文)

TAG的運用–線上圖書分類,整理,與分享

http://media.zhanbin.com/index.php/46.html

「社會性」的大潮洶湧澎湃,在互聯網上,人們越來越主動的分享一些東西,而且這種分享正在變得越來越實質,從心情、軟件到對事物的看法,比如對電影或者對書。中國人文地理的出路裡面介紹的impdb就是一個例子。在這種社會性分享的潮流中,tag成為一種主要技術被廣為採用。

有人留言說,「書」也可以採取類似的方式,而今天恰好看到「豆瓣」這個網站,正好實現了對書進行tag式的社會性分享,支持將收藏的書list在blog上。類似的網站國外也有,就是「我正在看的書」,而且很早就支持將書籍list在自己的blog上(忘了這個網站的名字,bookcross好像也類似)。此外,豆瓣已經有了余華讀者這頭一個group,這是我難得閱讀過的當代作家。

我對國內書籍類電子商務網站是極為不滿意的,這種事情由國內的書籍電子商務網站來做本來是最合適的,只可惜它們連每本書的封面、簡介以及目錄都懶得列出來,不知道它們打算拿什麼追求未來。看上去,「社會性」對它們毫無意義,而事實上,購買行為更多的是經由他人推薦產生的。amanzon允許眾多人在自己的網站和blog上推薦書本獲利,這給它帶來了巨大的人流和實際購買行為。

豆瓣的sns、tag和group這些想法都顯得很有前景。我一直認為,伴隨著「去中心化」同時發生的就是「聚合」,這個聚合的概念已經不再是「中心」或者「大型門戶」了,而是一種主動的、社會性的過程,這是有本質區別的。對「聚合」和「知識管理」、「再組織」的技術推動,將會產生很多新鮮東西,而且能被良好應用。